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历经战火洗礼 泗洪93岁老人难忘过去的岁月
2018-09-18 15:14:00  来源:宿迁网  
1
听新闻

  宿迁网讯 (记者 徐其崇 周妮)秋高气爽的季节,泗洪县陈圩乡祖姚村二组的一户村民家门前的池塘里开出粉色、黄色、白色等鲜艳的荷花,93岁老人周国英精神矍铄地眺望着池塘和一望无际的水稻田。“老伴张加强已经去世4年了。小女儿为了照顾我,就把我接到她家里来生活。”周国英说,她常常会坐在小女儿家的门口,静静地回忆着当年那些难忘的日子。

  父母曾给她定下娃娃亲

  昨天,记者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来到了泗洪县陈圩乡祖姚村,见到了身体还算硬朗的周国英老人。据村干部介绍,周国英老人身体很好,眼不花耳不聋,平时还能干农活。采访中,记者不需大声说,周国英老人便能听到,还能清晰地讲述过去的往情。

  1925年,周国英出生在泗洪县陈圩乡祖姚村一个清贫的家庭。“我们那个年代都是父母包办婚姻,在我还不记事的时候,父母就把我许配给了庄子上的另一户人家。那时候,我已长成大姑娘了,也没跟那个男的接触过。”周国英老人说,后来她当兵参加抗战了,那门亲事自然也就黄了。“男方父母听说我去当兵了,就主动提出退了这门娃娃亲。”周国英说。

  1942年秋天,新四军第四师拂晓剧团经常到陈圩乡祖姚村慰问演出。有很长一段时间驻扎在该村,17岁的周国英天天来到拂晓剧团看演出。演出结束,她主动与剧团的干部、演员一道,收拾道具、帮剧团打杂。就这样,周国英便和拂晓剧团的成员结下了友谊。

  终于穿上军装圆了当兵梦

  据介绍,拂晓剧团是由彭雪枫精心培育起来的。拂晓剧团组建于1938年10月。随着游击队深入敌后,拂晓剧团以舞台为战场,战斗在豫皖苏边区,成为活跃在华中抗日战场上的一支文艺轻骑兵。彭雪枫曾说过:“文化斗争并不比军事斗争或政治的斗争次要,相反,文化运动总在革命斗争中起着先导作用。革命运动首先反映出来的是文化运动,文化运动先做了革命实践的思想上的准备,而后又直接指导着革命实践。除开那些单纯军事观点的人,我们共产党是没有不重视文化工作的。”

  周国英老人说,她很想当兵。一天,她主动到剧团的领导那里,要求参军,加入拂晓剧团。当时部队有个张科长,看到她又矮又瘦,问她到部队能吃苦吗?怕不怕死?她当时就向领导表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张科长看了看她,笑着说:“明天把你父亲叫来,他同意你参军,我就收你。”第二天早晨,周国英把父亲喊起床,和他一起去找张科长。到张科长那里,其父亲和张科长聊了一会,张科长便叫工作人员拿了一套军装给她,叫她换上了。

  难忘当年排练文艺节目

  到了部队,由于周国英年龄小,战友们都喊她“小鬼”,待她就像亲妹妹一样,教她识字、唱歌、跳舞等一些基本功。不到一个月时间,周国英就进入了角色。

  1942年冬天,拂晓剧团开展拥政爱民运动时,利用春节三天和元宵节的晚上,和民间艺人一起组织了花挑子、旱船队表演,白天走街串巷,送戏上门,晚上到师部驻地———半城去表演。她记得元宵佳节那天晚上,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燃放鞭炮,欢迎旱船队、花挑子来表演。她们边走边演,一整夜未走出半城,直到东方发白,男女老少仍余兴未尽。

  周国英参军后给她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彭雪枫师长来到拂晓剧团,给大家提了个建议,要求全团配合一个时期的中心任务,用艺术形式对部队和群众进行形象化教育。

  当时,剧团领导坚持认为:紧跟形势,配合任务,正是拂晓剧团为战争服务的手段。用艺术形式和革命内容相结合,拿出高质量高水平的舞台作品,是大家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随后,剧团就把曹禺名著《日出》《雷雨》陆续地搬上舞台,这也是接受了彭雪枫师长的提议之后才排练的。

  由文艺兵改为卫生员

  周国英老人说,当时为了演高规格的节目,他们采用就地取材以土代洋的成功经验。在一个剧目中,需要演奔驰火车的情节,但火车不可能在舞台上出现。经过大家出主意想办法,将破袭津浦路时留下的铁轨搬上舞台,用长条凳排列起来当枕木,上面架上铁轨,把面对观众的一面用土色的布蒙上形成一个斜坡,再涂上些泥巴。这样,一段路轨就在舞台上出现了。为了呈现车轮滚动的节奏声,演员们用两只煤油桶摞在一起,再用两把算盘在煤油桶上有节奏地拍打,终于发出了火车奔驰时的声响。这种逼真的演出,受到了当地老百姓高度称赞。谈到这里,周国英老人很是兴奋。

  抗日战争胜利后,周国英离开了拂晓剧团,转到了新四军四师九旅,随部队到山东参加解放战争。自己的身份从此转变了,由文艺兵变为卫生员,由后方转向前线。周国英老人回忆说,当时部队急行军是常见的事,一晚上最少也得走七八十里路,最多能走一百多里。“有一次,我们几个觉得跟不上了,就把身上的包袱找地方藏一下。等部队驻下,我们再回来取。”那时毕竟年纪尚小,掉队时有发生。周国英说掉队了还能碰上别的队伍,就跟着人家走,然后再找自己的部队。

  而立之年的她嫁给了战友

  因为年龄偏小,周国英被安排在后勤野战所当卫生员,给伤员包扎伤口、洗衣服、做饭……战斗结束后,周国英还要和战友去战场上,把牺牲战友的遗体抬回来掩埋。“他们都是英雄,都是兄弟姐妹,我当时不害怕!”周国英老人眼含泪水说。

  “我在卫生队的时候,认识一位排长名叫张加强,他的老家和我家是同村。我们是在战火中结下友谊的。我们从战友发展为夫妻,在一起生活了一辈子。”周国英老人说,丈夫去世后,其一代身份证一直留在她身边,没事的时候总会拿出来看。“他比我大两岁,我们是在抗战胜利后回到老家结婚的,结婚那年我已经30岁了。”周国英老人回忆说,结婚之日,她只是穿上了一件蓝布小褂和一双红鞋。

  “我们两口子后来都在当地务农,育有3个儿子3个女儿。也许是我们都曾经历过战火的洗礼,都十分珍惜后来所拥有的一切。尽管过去日子过得很清贫,我们两口子真是互敬互爱,一辈子没红过脸。”说着,周国英老人端详着老伴遗留下来的一代身份证,仿佛往日夫妻携手支撑一个家庭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

  “现在我们都过上了好日子了,党和政府没有把我忘记,给我落实了优抚对象政策,一个月也能拿到1000多元,真希望国家越来越强,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采访结束时,周国英老人说。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