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宿迁:中运河上那座鲜为人知的利运闸
2018-09-17 16:04:00  来源:宿迁网  作者:徐其崇  
1
听新闻

  日前记者到宿迁市湖滨新区黄墩镇采访,了解到该镇曹甸村有一个自然村落名叫“利闸”。谈及这个自然村落名称的由来时,宿迁市民间历史文化研究者、《湖畔》杂志主编王晓风饶有兴趣地对记者说,新中国成立前,黄墩隶属于睢宁,境内有个利运乡,地址位于现在的黄墩镇曹甸村南侧。新中国成立后黄墩划归宿迁,利运乡所在地就成了一个自然村落沿袭至今。“利运乡的由来源于当年那里有个船闸,名叫利运闸,老百姓简称为‘利闸’,所以这个自然村落一直就叫‘利闸’。”王晓风说。

  嘉庆年间运河总图

  古人善治水 开辟道道湾

  说起中运河及其船闸,王晓风打开了话匣子。他说,在我国古代水路运输发展过程中,如何解决河道水位落差始终是一个难题。航船在高低落差巨大的航道上,往往造成船毁人亡的重大事故,尤其是京杭运河苏北段,其南北水位落差达31米。为了保障航运安全,古代先民们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办法,如在人工运河的开挖阶段故意将河道取弯,以减少水流速度。

  古人在长期的实践中得出“三湾顶一坝”的经验,这也就是运河上有很多地名取名为“三湾”的原因之一。另一个是建造“棣堰”。“棣堰”又称车船坝、软坝。现代水利工程上称之为斜坡通航设施。最行之有效的办法还是修建船闸。而这一古代水利设施,可以在今天中运河的皂河段找到古人留下的遗存。

  清代康熙年间,河道总督靳辅为了避开原先作为运道使用的黄河航道天险,在明代开凿直河、泇河的基础上,另开中运河。这个工程共分为皂河和中河两大部分,皂河河段自窑湾起始,为了减少水位落差太大、水流湍急的风险,河道在窑湾附近的头湾以下,经二湾到三湾。经此三湾,复设水坝,尽管如此,仍然没有彻底解决水位落差和水流速度难题。国家漕运船舶和各种商船仍然视此段河道为畏途。康熙二十八年,于骆马湖湖口建造竹络坝,堵塞支河口,使骆马湖三处减水坝之水分入运河,并在运河北堤也建竹络坝,以减少泄水压力。雍正二年,河道总督齐苏勒又在邳州上游的泇运河河段建设河清、河定、河成三闸,以约束下游之水。

  皇帝下谕旨 建造利运闸

  《清史稿运河志》记载,至乾隆十年,总河顾琮将原先骆马湖王家沟的入运河口改在柁车头处(位于皂河船闸3公里上游),骆马湖承接山东沂蒙山区来水,使得此处水位落差加大。顾琮即向朝廷启奏,皇帝下谕旨在此处建造利运闸,后人俗称“利闸”。

  王晓风翻阅相关资料后介绍说,利运闸距离上游泇运河的河成闸35公里,和下游的宿迁关口南王庄的亨济闸同时开始建造。利运闸由桃源同知汪田、河营参将郑永泰承建。利运闸为双斗门三孔石闸,上斗门建在马庄,下斗门建在曹家店,即今黄墩镇曹甸村。斗门高2.88丈,宽2.2丈,砌石24层。此闸建造之初预算为53000两白银,在建造过程中,工程人员发现原来引黄入运的河口苏家闸虽已废弃,但其石料仍然可以利用,遂节省白银3000余两。和利运闸同时开建的亨济闸,闸型尺寸和利运闸相同。

  两闸都建造在主河道旁边新开的新河上,不仅工程建设顺利,而且可以在灰浆凝固后迅速开放使用。乾隆五十年(1785年)十月,两闸同时完工,灰浆凝固,遂将越河筑坝拦截,启用石闸开通航运。

  王晓风说,利运、亨济两闸的建成,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水位落差和河水流速形成的险阻,极大地方便了运河航道上的官民行船。同时,也使得上游数十里经常遭受浅水停运的航道可以蓄水通舟,保障了运河航道的畅通。在河道管理上,利运闸属于宿迁县运河主簿管理,亨济闸属于宿迁县中河县丞管理。

  首页

  >

  新闻

  >

  民生新闻

  >正文

  宿迁:中运河上那座鲜为人知的利运闸(2)

  时间:2018-09-15 08:23文章来源:宿迁网

  我要爆料

  利运闸位置

  古闸成遗址 桥墩尚留存

  为了进一步完善河道工程设施,利于国家漕运的安全运输,乾隆五十二年,又在河成闸与利运闸之间建造了汇泽闸,在亨济闸下游10余公里处建造潆流闸。各闸建成后,中运河河道上水流落差得以层层节制,波涛不惊,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大动脉。

  到了嘉庆二年、三年(1797年和1798年),黄河泛滥,各闸淤塞,漕船改由越河行运,宿迁河段泥沙淤垫,经河道官员组织人力逐段建造草坝,钳制水流,仅能勉强维持运输,航行不畅。嘉庆八年(1803年),河臣吴璥疏通汇泽闸,帮助漕船由此闸通过。嘉庆十年,将潆流闸拆卸重修,在原先闸墙上加高3层。

  “史料记载,嘉庆二十年,拆修利运闸闸石20层;4年后,拆修亨济闸两侧石墙。至此,中运河上所有船闸全部修复完毕,航道重新畅通。”王晓风说,中运河各闸经过整修,一直运行良好。直到咸丰年后期,由于朝廷漕运制度改为海运,中运河内所设船闸逐渐无人问津,基本处于失修状态。到了清朝末年和民国初年,各闸都荒废。利运闸只剩下了一个遗址地名,也就是黄墩镇曹甸村“利闸”这个自然村落。而在今天的宿豫区陆集镇,还有荣闸这个地名,就是当年潆流闸的遗存。

  黄墩镇曹甸村党支部书记曹殿松对记者说,“利闸”过去是个行政村,后来合并到曹甸村。现在的“利闸”自然村落,为曹甸村八组和九组,拥有近200个住户。“当年疏浚河道时,我们还能看到利运闸的桥墩,现在虽然看不到了,但是桥墩还埋在地下。”曹殿松说。

  古老宿迁地 水文化绵长

  民国十八年(1929年),国民政府成立了导淮委员会,制定了导淮入江计划,实施江海分流,治运通航。从整治运河入手,在运河内兴建新式船闸,以达到运河可以常年通航的目标。民国二十三年,导淮委员会在京杭运河苏北段开始兴建邵伯、淮阴、刘老涧三座船闸。民国二十三年,国民政府导淮委员会在宿迁成立了刘老涧船闸工程局。因为船闸坐标选址在清代刘老涧滚水坝上,故得名刘老涧船闸。

  1949年冬至1952年,开始兴建皂河船闸,船闸位于皂河镇以北3.5里处的刘甸村,由苏北导沂司令部批准,司令部下属闸坝工程处承建,华东建筑公司施工。皂河船闸居于皂河节制闸西岸,于1951年8月开工,1952年7月竣工。该船闸建成后,在中国的内河交通运输事业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随着社会发展,其通航能力逐渐落后,在1974年8月14日下午4时左右,此闸因为防洪标准偏低,被洪水冲毁了。

  王晓风说,在老船闸被冲毁之前,1971年5月30日,省里就下文决定兴建皂河一线船闸。该船闸由江苏省交通局第三工程处施工,于1972年5月开工建设,1973年8月15日建成,放水通航。接着,在皂河一线船闸西侧,又修建了皂河复线船闸,1984年12月8日开工,竣工于1988年12月。

  “在历史上,宿迁是水乡泽国,拥有船闸不胜枚举,在我们宿迁的版图上,很多曾为船只安全通行的船闸渐渐地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我们现在能看到的这些规模宏大的新船闸,在发挥着巨大作用。”王晓风说,据称,晋代时期,城东崇河就有了石崇闸,这也说明古老宿迁的水利文化源远流长。

标签:
责编:顾伟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