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泗阳:集中居住何以让农民笑开颜
2018-08-13 10:42:00  来源:宿迁网  作者:张耀西 张绍巍  
1
听新闻

  “小区里有学校、有医院、有超市,一点不比城里差,空气还比城里好。”8月8日,泗阳县八集乡六塘村村民单成梅说起农民集中居住的好处,笑得合不拢嘴。

  在泗阳县,像单成梅这样集中居住的农民越来越多。泗阳县委书记徐勤忠说:“2015年起,我们尝试推动农民集中居住,目的是把农村建设好,让农民过上好日子。泗阳的集中居住之所以受到百姓欢迎,是因为我们用新的发展理念指导实践,让百姓切身感受到集中居住的好处。”

  含金量十足的“政策红包”

  给农民发“政策红包”,是泗阳县农民集中居住工作得以顺利推进的关键。说起“政策红包”,泗阳县委副书记、县长马伟如数家珍:

  凡本县常住农户进县城购买首套新建普通商品住房的,给予1万元安家补贴;凡通过土地整治拆除农村宅基地上建筑物并复垦到位的,给予1万元搬迁奖励;凡放弃安置、放弃搬迁奖励的,县财政再一次性给予购房总价5%的补贴。凡自愿退出宅基地的,宅基地1亩以内的给予1.6万元补助;农户《自愿退出宅基地协议》签订后10日内退出宅基地的,再给予1万元的奖励。

  此外,凡在县城购买商品住房的农村居民,原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和涉农方面的补贴权益不变,还可自主选择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或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其子女可进入县城公办学校读书。这些“政策红包”,激发了农民集中居住的热情。

  进城入镇留村“自己选”

  按照“乡村振兴”总目标,泗阳规划了“532”人口布局:到2030年,规划发展的重点村、特色村建设基本完成;农民通过搬迁,陆续进城入镇,逐步实现50万人进城、30万人入镇、20万人留村的人口布局总目标。

  围绕“532”人口布局和农村产业定位,泗阳对规划发展村庄布局予以优化,4万人以下乡镇按1个镇区+2个集中居住区布局、4万人以上乡镇按1个镇区+3个集中居住区布局,初步形成63个重点村和25个特色村的规划格局,每个重点村规划约3000人,每个特色村规划约1230人。根据《泗阳县农民集中居住三年行动计划》,到2020年实现三年搬迁4万户的目标。

  谋定而后动。泗阳一方面加快城镇建设步伐,为进城入镇农民提供房源;另一方面探索“自建、代建、改建”的分类建设模式,农户按照政府部门提供的建房图纸,依据保留村庄规划,自拆自建;对于规划区外的房屋,通过土地整治项目,由村集体代建;对具有保留价值的房屋,采取“局部修复、整体提升”予以改建。

  集中居住,尊重农民意愿是关键。泗阳依据“政府引导、政策鼓励、依法自愿、循序渐进”的原则,采取“先申请后实施,先付款后搬迁,先安置后拆除”的方法,既规避了工作中的矛盾,又兼顾了农户的意愿和利益。

  “医教水住行”配套都不差

  农民集中居住,不是简单地把农民集中到一起居住,而是要配套解决好“医教水住行”等民生实事,提高农民生产生活质量,让他们共享乡村振兴的政策成果。

  李口镇八堡村,有16个村民小组,715户3452人。这里的综合服务中心、农家书屋、娱乐活动场所、健身中心、幼儿园、卫生室、污水处理、水电气网、公交站点等公共服务设施设备一应俱全。

  与八堡村一样,泗阳88个规划保留村庄都按照“十位一体”要求,搞好基础设施配套。村民们都说:“现在住在小区里,晚上有路灯,买菜有超市,特舒心。”

  实行农民集中居住后,泗阳新增耕地3万余亩,新建高标准农田20万亩,发展桃果、蔬菜、药材等30万亩特色产业,88个规划村庄新增“三来一加”项目300多个,3万多农民实现村庄内就业。

标签:
责编:顾伟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