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在餐馆、酒店就餐,还是在家中吃饭,品尝着可口的饭菜,不知大家是否想到有这么一群人,无论白天还是黑夜,他们是农贸市场里最忙碌的人。在这三伏天里,正是他们挥汗如雨的付出,才让市民的餐桌上出现丰富新鲜的食材。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农贸市场,近距离了解菜市场里忙碌的批发大户、经营户、装卸工与拖运工们,看他们累而快乐的生活。
批发户汤大庆:每天销售白菜7万斤
7月24日中午12时许,当记者走进宿迁华东农业大市场时,此时的室外温度34摄氏度,大棚内交易区的温度也达30多摄氏度。满载各种蔬菜、水果的大货车不断驶来,批发户们则争着采购蔬菜。讨价还价,过秤交钱,但见他们忙碌的身影,尽管脸上全是汗水,却全然不顾,忙个不停。
在蔬菜交易区,刚从山东寿光拖运来的一车大白菜,搬运工们正在紧张地卸货。只见几名装卸工分工明确,操作熟练。有的用刀削根部,有的将变色叶子清除,有的将大塑料袋放到支架上撑开,有的将装好袋子打包……尽管鼓风机一直在吹,可装卸工们脸上全是汗水。
汤大庆
“这一车大白菜有20多吨,刚从外地运回来。因为气温太高,必须在几个小时内卸完,否则挤压在下面的大白菜就可能变色,甚至腐烂。”专营大白菜的批发大户汤大庆忙着将卸下来的大白菜再批发给经营蔬菜户。获知汤大庆每天销售大白菜数量达7万斤时,记者惊讶不已。而像这样的蔬菜批发大户,市场里还有很多。
“我们开货车到外地拖运大白菜,其实驾驶员是最苦的。以前驾驶室没有空调,我们只能赤膊,开着车窗。可外面温度高,风吹得人头昏脑胀。”汤大庆深有感触地说,“现在不一样,路况好了,驾驶室已有空调,到了收费站还有绿色通道,这跟以前真是没法比呀……”
宿迁华东农业大市场工作人员王栋告诉记者,该市场由精品交易区、果品交易区、蔬菜大棚交易区、配套生活区四大功能区组成。2011年11月开业,现今不仅为宿城、宿豫提供充足的蔬菜、水果,还辐射到沭阳、泗洪等周边县。现今市场每天提供蔬菜量就达800-900吨。
装卸工杜兴林:2小时卸下31吨南瓜
“大家加把劲,把这车南瓜卸完了我们就吃饭。”当日下午1时许,记者在大棚交易区看到,10多名装卸工正将大货车上的南瓜一个一个接力往下搬。衣服湿透了,他们全然不顾。汗水模糊了双眼,他们也只能趁着间隙用手抹一把。年近半百的杜兴林就是这群装卸工中的一员。
杜兴林
今年49岁的杜兴林,老家住沭阳县刘集镇大兴村张东祖。为何到宿迁城区做起了装卸工?“2014年,我在附近购买了住房,当时也想到工厂去上班,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一次偶然机会,我看到这里需要装卸工,于是就加入了他们的队伍。”
由于杜兴林肯吃苦、能干,很快就成为装卸工中的骨干成员。“我们这个装卸队,只要接到通知,无论是寒冬酷暑,还是白天黑夜,都要在最短时间里将客户货物装卸好。”装卸队负责人周月云告诉记者,他们挣的是血汗钱,卸一车几十吨货物,挣钱不到百元。虽然挣钱并不多,但是时间相对自由宽松,所以大家喜欢这个工作。
杜兴林有两个孩子,现在都已经成家立业。孩子曾劝他不用再这样卖命了。可杜兴林觉得和工友们在一起装卸货物,权当锻练身体,而且大家在一起也很快乐。“现在年纪大了,工作也不是那么好找。装卸货物虽然累一些,但是干哪件事情是轻松的呢?”杜兴林说。
当日下午2时许,31吨的南瓜终于卸完了。杜兴林脱下汗衫,用力一拧,全是汗水。“前几天上午在太阳底下卸西瓜,尽管不停地喝水,后来感到头昏恶心,赶紧喝下随身携带的藿香正气水,可还是中暑了。一连几天都没劲,直到今天才缓过劲来。”杜兴林告诉记者,每当进入酷暑季节,也是他们装卸工最繁忙的时候。“靠自己体力挣钱,并不丢人。毕竟收入还可以,我会一直干下去!”杜兴林笑着说。
经营户蔡美环:一天只能休息4小时
“蔡老板,今天这西蓝花是什么价格?”“刘老板,在我这买菜哪天算你贵过?你看后面这一筐还没动头,是专门为你准备的……”7月24日上午8时许,在市区南菜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蔬菜经营户蔡美环对老主顾热情地说。
蔡美环(右)
今年66岁的蔡美环,家住宿豫区浦东国际花园小区。提起经营蔬菜生意,老人便一下子打开话匣子。“以前还没有老南菜市,我就开始卖蔬菜了。毫不夸张地说,现在我是这里经营蔬菜时间最长的人。”蔡美环回忆起以前的一幕,仍记忆犹新。
正是靠着蔡美环与老伴辛勤经营蔬菜生意,才有了不菲收入。她家从卓圩老家搬到了城郊,后来房子拆迁,她家又在浦东国际花园小区购买3套商品房,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记者来到蔡美环摊位前。“老板,给我买10块钱青辣椒。”听到顾客要买菜后,只见蔡美环熟练地将青椒装入塑料袋,往电子秤上一放,只见秤上显示10.18元,随后将青椒递给了买菜人。看到记者惊讶的表情,蔡美环说:“干这一行已经30多年了,熟能生巧,这算不上什么。”见记者将信将疑,她让记者报出蔬菜名称与购买金额,还是随手就拿,每次金额不超过两角钱,真的令人称奇。
蔡美环经营蔬菜十分辛苦。“每天凌晨1点半闹钟准时会把我叫醒。随后我和老伴便将头天采购的蔬菜拖到南菜市摊位前,我摆摊,老伴再到运河南路边购买一些货源。清晨4时许,开始经营;上午10点,回家可以休息2个小时;下午2点,再赶到华东农业大市场门市,采购第二天蔬菜。采购齐了就在那儿零售,直至晚上10点钟才能吃饭休息。再休息2个小时,又开始新的一天工作了……”
拖运工马用侠:凌晨穿梭在买卖之间
每天凌晨,大多数市民已经入睡,大街上人烟稀少,与空荡冷清的道路和寂静无声的居民区截然不同,此时的南菜市已是人声鼎沸,十分忙碌,一片热闹景象。
7月22日凌晨2时许,记者赶到项王运河大桥西头时,只见运河南路两侧全是商贩,很多车辆拖着各种蔬菜与肉类等前来售卖。在买卖之间,不时有电动三轮车或者人力三轮车来来往往,将交易成功的食材送到指定地点。他们就是专门在市场里为经营者送货的拖运工。
马用侠
家住宿豫区宏城都市花园小区的马用侠,今年53岁。在市场干拖运工已经近10年。虽然收入并不高,可工作自由,而且空闲时间较多,这令她很是满意。“过去曾想到工厂上班,可我自由惯了,受不了约束。后来经人介绍到菜场做拖运工,感觉还不错,所以坚持到现在。”
据马用侠介绍,每天凌晨2时许,她赶到市场,主要是为市场经营户从外面采购的蔬菜拖运到摊位上。从清晨4时许,则从经营户摊位上将蔬菜、肉类送到运河南路客户的车上。上午10时左右,大部分拖运工就可结束工作,回家休息。
“干我们这一行不需要技术,勤快就行,当然也要好记性,一车送好几家货物,这可不能送错了。”马用侠不会忘记,才干这一行时,经常将货物送错,不仅要赔钱,还要失去主顾。“现在我们这一行竞争也蛮激烈的,就这么大一个市场,像我这样的拖运工就有几十人。”每天清晨,几十辆三轮车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
上午8时许,记者看到市场内十分拥挤,可拖运工们在夹缝中穿梭,骑来骑去。虽然此时气温并不太高,可他们忙个不停,身上衣服湿了,全然不顾,不时用毛巾擦拭脸上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