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赠人以言,重于珠玉;伤人以言,甚于剑戟。”
6月4日,宿迁正式发布《宿迁文明20条》2.0版,原20条中9条予以保留,两条进行修改完善,同时新增加9条。第17条“好好说话不抬杠”是新增的9条内容之一,延续以往“接地气”的风格,继续用“大白话”式的文明公约引导宿迁市民好好说话、文明说话。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现实生活中,总有些人喜欢当“杠精”,他们在讨论某个话题时总会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对方,一言不合就翻脸;还有些人不愿在“话头”上输给别人,非得一‘呛’到底;更有些人为满足自己的表达欲肆意破坏他人情绪,把没素养当耿直,伤害了别人却不自知。
“我办理过的很多起案件,都是因为一言不合开始抬杠,最后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宿城公安分局明珠派出所所长张瑞认为,文明语言可以营造和谐氛围、化解矛盾。“‘好好说话不抬杠’从最基本的自我约束、倡导个人文明,进一步提升到了倡导‘利他’,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中,非常具有必要性。”
“婚后多年,我和丈夫经常抬杠,上小学五年级的女儿有次生气地说,按照《宿迁文明20条》2.0版,你们根本不是文明人。”市民赵敏告诉记者,她和丈夫认真反省后发现,越是最亲近的人,越容易失去分寸说一些伤人的话,而同样一句话换一种表达方式和语气,就会得到不同的态度回应。因此与家人更不能忽视好好说话,这对孩子也是一种重要的言传身教。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孙玉珍认为,语言是一把双刃剑,可以轻易伤害人也可以让人如沐春风。如果双方能够营造一种愉悦的说话氛围,沟通效果会更好,事也更容易办成,“好好说话就是尊重对方的感受而非一味指责;好好说话就是换位思考而非只顾自己的情绪;好好说话是学会倾听,而非盲目判断。”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怎么说话体现着一个人的作风和境界。‘好好说话’并不是不要正常的思想交锋、观点碰撞,比如辩论赛上唇枪舌剑的比拼,而是要意识到交流时语气平和、态度友好的重要性,这既是对别人的尊重,也体现出自身的良好素养。有的人在交流中动辄就喜欢‘憋死你’,这其实是一种轻微的‘语言暴力’。”市社科联调研员陈法玉认为,《宿迁文明20条》2.0版新增的“好好说话不抬杠”充分彰显了民意,语言生动、表达准确,易于传播和践行。
【文明解读】语言,是打开心扉的一把钥匙,也是一座城市展示给外界的第一印象。文明的语言就像一张精致的名片,能够彰显一个人的修养和品德,也像一座桥梁,能够成为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纽带。
时代在不断进步,人们对文明的认知在不断加深,对公共文明、社交礼仪有了更多的自我追求,恰当的外部倡议能够与个体心中觉醒的文明意识形成共振,最终实现社会公共文明水平的整体提升。
中华是礼仪之邦,懂礼貌、知礼仪、重礼节、讲文明应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每个人说话时多用“请”“谢谢”“对不起”等文明用语,共同营造更加文明的社交环境,让“好好说话不抬杠”成为宿迁人的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这座城市将更加充满文明的气息,文明话语将温暖每一个宿迁人!
(张又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