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李跃飞:用青春守住庄稼人的“土肥”
2018-07-16 09:3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讯 7月12日,李跃飞带着3名新同事,到田里进行耕地质量提升跟踪监测点采样。作为一名长期奋战在乡村一线的“老兵”,像这样的长时间户外作业已是家常便饭,但对新来的大学毕业生来说,还不太适应。为了防止新同事中暑,李跃飞主动承担起重体力劳动,让新同事轮流换班休息。

  一位路过的大爷看到几个小伙子冒着酷暑忙活,赶紧为他们送来了水:“这么热的天还在地里干活,热了吧?来喝点水。”

  “到土肥站工作,下乡的次数多了,人也被晒黑了,但看到农民对我们工作认可和赞赏,心中就充满了欢乐。”采访中,获得2018年“宿迁市最美大学毕业生”称号的李跃飞笑着对记者说。

  土肥站的工作,简言之就是通过培育健康土壤、保护耕地,实现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这项工作技术要求高,需要长期在户外作业。李跃飞是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人,2013年6月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土壤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14年,他通过宿迁市“名校优生引才工程”进入宿豫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土肥站工作。

  从大城市到农村,从一开始的不适应,经过基层磨炼,如今已习惯成自然。刚到宿豫区工作时,李跃飞发现这里的土壤多为岗土、碱性的沙土、两合土,这些土壤都存在一些先天性问题。例如大兴镇、丁嘴镇的沙土地,具有漏水、漏肥的特性,大雨过后,由于土壤固肥能力差,化肥随着雨水流入附近沟渠,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污染。如果将有机肥作为基肥进行穴施,经过长期培育可以提高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增加农作物的质量产量。

  为了推广有机肥,李跃飞利用在各村举办讲座的机会,宣传使用有机肥的好处和国家相关补助政策。“刚开始工作很难做,因为以前很多有机肥质量不达标,农民用过后发现效果并不好。”李跃飞告诉记者。经过前期招标,土肥站严格把控有机肥质量,加上国家对有机肥400元每吨的补助,许多农民终于相信了有机肥。

  有机肥逐渐在大兴镇、丁嘴镇推广开来,这时一个电话让正沉浸在成功喜悦中的李跃飞的心情跌入谷底。原来,丁嘴镇的一个村干部要求退回全部有机肥,李跃飞没顾上吃中饭,便赶到丁嘴镇了解情况。

  原来,有机肥作为一种长效肥,短期内不如普通化肥见效快,农民用了看不到效果自然不买账。眼看前期做的那么多工作就要白费,李跃飞不甘心。他安抚农民情绪,耐心向他们解释,又找到金针菜种植大户李明,希望通过大户的带动作用推广有机肥。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点,李明的金针菜花期延长了、产量提高了,饭店老板都反映金针菜比以前口感更好了,每亩地可以多赚2000多元。这一“口碑”赢回了农民的信任,许多农民纷纷主动要求使用有机肥。

  多年来,李跃飞带领着土肥站的同事积极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推广智能配肥,已累计引导全区农户开展智能配肥4195.465吨,实现全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92%。建立耕地质量提升与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累计建立示范区3万多亩,通过开展增施商品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应用配方肥、应用有机多元配方肥等技术模式集成和应用,示范区土壤容重平均下降1.4g/cm3,项目区化肥用量减少达11.08%。

  在领导和同事眼中,他踏实认真、谦虚待人;在爱人和岳父、岳母眼中,他热爱家庭、敢于担当;但在李跃飞自己眼中,他却是一个对父亲有愧的“不孝子”。七百多公里的距离,让“常回家看看”成了一种奢望。“虽说自古忠孝难两全,但我还是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平衡好事业和家庭的关系。今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把父亲接到宿豫来,让老爷子和我们一起生活,享受天伦之乐。”

  这,就是一个“土肥人”的青春、忠诚与孝道!

  (张哲)

标签:
责编:顾伟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