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6月26日讯 现在对于很多人来说拍婚纱照,都不是什么新鲜事。而对于73岁的施友堂老人来说,他和老伴补拍婚纱照是为了弥补大半生对老伴的“亏欠”。6月25日,当女儿从影楼取回他们补拍的婚纱照,精神矍铄的施友堂高兴地对老伴陈绵霞说:“没想到吧,上次拍订婚照已经过去49年了,到了这把年纪补拍婚纱照,我才真正让你做一回‘新娘’。”
经人牵线相亲 一面定下终身
施友堂的老家住在宿迁市湖滨新区黄墩镇李甸村,因为拆迁,老夫妻俩在女儿施素馨的张罗下,如今定居在市区。
一张拍摄于1969年的订婚照,在施友堂家众多的老照片中“待遇”最高,它不是珍藏在影集里,而是夹在施友堂的退休小本里。这张3寸老照片是他随身携带之物,无论他走到哪里,这张老照片就会跟他到哪里。
说起这张有些褪色了的订婚照,施友堂的脸上露出笑容。“我是1965年参军的,部队在吉林,1970年退伍,当兵5年,只是在1969年有过一次探亲假。”施友堂说,就是那一次探亲,他和比自己小5岁的陈绵霞订下了婚事。
“我老家到窑湾18里路,我们俩是步行到窑湾的,专门拍了这张订婚照。有了这张照片,这门亲事就算定下来了。”据施友堂介绍,他回到部队一年之后,服役期满被批准退伍。在这一年间,仅有小学文化的他们鸿雁传书,互诉衷肠,他们都把对方当成自己打算依靠一生的人。
“那时候当战士退伍回乡,政府是给安排工作的,我脱下军装不久就接到了安置通知书,我被安置在南京市煤气公司当维修工。”施友堂说,作为一个农村青年退伍回乡后,能被安置在省城工作,那可是一般人连做梦都想不到的事情。接到安置通知后,他按照规定时间前往南京报到,未婚妻陈绵霞把他送到附近曹甸码头一起乘船到邳州,又把他送上开往南京的火车。
“我们是1972年结婚的,当时因为贫困,婚礼很简朴。”施友堂说,那年秋天他回来结婚,婚假只有15天。假期结束了,新婚妻子同样坐船把他送到邳州转乘火车。他们依依不舍,夫妻分别时的场景至今他还历历在目。
九年分居两地隔不断相思 晚年儿孙绕膝生活温馨
据施友堂介绍,他在南京工作每年有一次探亲假,包括旅途在内只有15天。过去因为交通不便,他都是乘坐火车到邳州,然后乘船到黄墩。后来陆地客运条件改善了,他就从南京乘坐长途汽车,经过9个小时到达宿迁,然后再转乘车辆回到老家。“想想那时候真是不容易啊!”施友堂说,结婚以后,陈绵霞挑起家庭重担,他在南京上班,陈绵霞在家不仅要照顾4个小孩,还要参加生产队劳动挣工分,从不抱怨。“她一个人撑起了一个家,我们夫妻俩的感情也是在极度困难中磨合出来的。”施友堂说,老伴这辈子不容易,自己亏欠她。
为了挣钱养家,施友堂在南京液化气公司工作表现很优秀,因此,他年年当先进。每年回家过年时,虽然带回来的钱很少,但那一张张奖状却证明了他在南京上班获得的荣誉。
在夫妻俩异地生活长达9年之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施友堂获得了回宿迁工作的机会。回到宿迁后,施友堂便成了江苏玻璃厂的一位维修工。施友堂说,到宿迁工作后,单位分给他一间14平方米的宿舍,平时他在城里上班,星期天就骑车回家帮助爱人做事。直到他50岁那年内部退养,他和爱人才真正结束异地生活。
“时间过得真快,算来半个世纪了,我们俩一路走来真是不容易。现在我们老了,晚年生活幸福,儿女们孝顺。这次补拍婚纱照,使我想起当年去窑湾拍订婚照时的情景,过去的一切都值得珍惜和回忆。”施友堂说,当年没有条件拍婚纱照,看看现在补拍的婚纱照,自己帅气,老伴美丽。
施友堂的大女儿施素馨是一名英语教师,她告诉记者,父母不仅给了他们姐弟四人的生命,更告诉他们很多做人的道理,父母一辈子做人正派,刚正不阿的品格,深深地影响了下一代。“父母亲这辈子就没红过脸,每天吃饭,母亲盛的第一碗饭总是端给我父亲;每次过年,父亲的第一杯酒总是敬我母亲。”施素馨说,父母现在年龄大了,每天都是形影不离。此次动员父母亲补拍婚纱照,就是想让一辈子简朴的老人赶一回“时髦”。(徐其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