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宿迁核雕艺术传承人王增久:在果核上镌刻出自己的艺术路
2018-06-14 17:5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6月14日讯 在泗阳县临河镇的云渡村临郑路边,有一个明清建筑风格的小院古典而幽静。门前桃树叶绿果硕,院内古乐绕梁,让人陶醉。6月13日上午,记者在云渡村这个小院里,见到了许多雕工精细、风格独特的核雕作品。这些作品的作者就是小院的主人——闻名省内外的核雕艺术传承人王增久。

  自幼酷爱 敢想敢雕

  生于1978年的王增久,是个土生土长的云渡人。云渡是个因桃雕而闻名国内外的小村庄,早在明朝,黄河岸云渡口一带的老百姓就掌握了用桃核雕刻工艺品的技艺。发展至今,“云渡桃雕”技艺日趋完善,以平中寓齐,拙中见巧而闻名于大江南北,成为江苏两大著名核雕流派之一(另一流派为苏州“光福核雕”),被列入江苏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入选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为了传承云渡桃雕艺术,1973年,当时的临河公社成立了一家桃雕工艺厂。王增久的父亲就在厂里上班,做一些简单粗糙的桃雕。后来桃雕工艺厂倒闭了,王增久父亲便独自在家里做,然后到全国各地去兜售,以此来养家糊口。

  王增久对记者说:“我从小就是在父亲刻桃核的环境中成长,长期的耳濡目染,让我对桃雕有一种特殊的感觉和一种独特的见解,一有空就拿一串桃雕在手中端详琢磨。上小学二三年级时,我会在放学后偶尔拿起的父亲的锉刀,在小桃核上锉出各种图案来,如小船、长命锁、避邪剑、12生肖等等,街坊四邻见了都无不赞叹。”

  为了改善家境,王增久初中没毕业,就子承父业,走上了自刻自销的谋生之路。由于他年轻敢想敢干,善于思考。他的作品不再走老一辈云渡桃雕艺人粗放型的雕刻之路,开始在粗雕的基础上刻精雕,市场销路逐渐打开,也越来越受到核雕爱好者的欢迎。

  漂泊京城 大器晚成

  2003年春,王增久带着妻子与两岁的女儿,到北京闯市场。在周围人的眼中,他已成家立业,又有一定的收入,生活相当稳定。亲友都反对他这么折腾,但他主意已定,为了提自己的核雕技艺,自已必须要到北京这个海纳百川的文化大都市去闯闯。

  初到北京,举目无亲,开门七件事,样样都需要钱。王增久开始在京城街头献艺,为一家人的生计打拼。每天清晨,他都会到丰台区六里桥321路公交车站旁的过街天桥上,开始一天的工作。

  五官清晰的佛祖坐像、表情各异的罗汉头像、举止不一的百子佛像……所有这些佛像,都由桃核、杏核和橄榄核制成。王增久在过街天桥上亮出了自己的“绝活”,吸引了不少过路人的眼球。

  当时在过街天桥上,王增久身旁的总是放着一个木制盒子,盒子里有几百件用桃核、杏核和橄榄核雕刻成的艺术品。在这些艺术品中,有百子图、一百零八罗汉、八仙过海、三面观音、12生肖、二龙戏珠等。这些艺术品采用浮雕和透雕相结合的技法,造型逼真,神态各异,刀工精湛,线条流畅。王增久的作品不仅吸引了许多回头客,也吸引了许多同行前来交流,切磋核雕技艺。闲暇之余,他还到京城各大展馆,参观各类雕刻艺术品,从中吸取各类艺术营养,使自已的桃雕技艺更精湛。在这期间,《北京晚报》《新京报》《信报》都报道过王增久的事迹,他的核雕艺术生涯也迎来了第一个辉煌期。

  技艺提高了,收入也丰厚了,曰子也越来越好。2007年,他把弟弟王富久接来北京,开始教他做精雕作品,在他的悉心指教下,弟弟也踏上了精品核雕这条民间手工艺之路。一年之后,王富久回到老家继续从事核雕手艺。

  为“核”痴狂 云渡建坊

  2010年3月底,上海世博会江苏参展工作领导小组一行,到泗阳县临河镇云渡村,正式确定云渡桃雕参加世博会江苏馆展示和网上世博会江苏省体验馆展示。几乎在同时,云渡桃雕代表性传承人他的弟弟王富久,也收到了来自上海世博会的邀请,在上海世博会进行桃雕技艺的展演。云渡桃雕制作技艺,是宿迁市惟一入选上海世博会的现场表演类项目。

  听到这一消息后,王增久心中十分激动,真的没有想到弟弟王富久能作为云渡桃雕传承人,登上了世博会展示核雕技艺,这也就更加坚定了王增久这辈子致力于桃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的决心。根在云渡,王增久想振兴云渡桃雕,于是回到老家泗阳。说到做到,2011年春,王增久放弃在北京的市场与人脉,毅然回到生他养他的家乡。

  王增久拿出多年的积蓄,建起一个古色古香的核雕艺术手工作坊。既可接待闻名而来的各地核雕爱好者,还可展示和销售自己的作品。亲戚朋友都十分不解,花这么多钱建这一院子,还不如在县城买房,既方便孩子上学,又能增值。王增久听了一笑了之,他就想做一个爱玩核雕的农夫。

  家在云渡,每一个果核,都似游子的足印。每一把锉刀,都能雕出回家的路。如今生活在云渡的王增久,每天都会在小院中操刀雕核,有时还会和前来拜访的朋友们品茶聊天,探讨核雕艺术,他的核雕订单也应接不暇。2015年,王增久被泗阳县文广新局评为泗阳昙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代表性传承人。2017年度,还被泗阳县文广新局评为“云渡桃雕”项目优秀传承人,同时被泗阳县文广新局授于泗阳县首批“乡土工匠”荣誉称号,被省文化厅授于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新秀荣誉称号。(记者 毕传国)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