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寻访宿迁的凡人巧匠】李维荣:千锤万凿 守候乡村的锻磨人
2018-05-25 10:19: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5月25日讯 叮叮当当……顺着蜿蜒的村道,锤子敲击石头的声音有节奏地传来,我们这次要找的凡人巧匠名叫李维荣,一位64岁的乡间锻磨人。

  李维荣是沭阳县钱集镇新桥村村民,采访当天,恰巧有人来找他锻磨。因为照顾生病的妻子,李维荣已经有小半年没有出门锻磨了。见同村村民丁必龙搬来一盘磨找上门来请他帮忙,有些技痒的他二话没说便将活儿接了下来。就在家门口的果树下,摊开他那包用了几十年的老家当忙活开了。

李维荣锻起磨来聚精会神。

  “锻磨,顾名思义就是将磨盘中已经磨损的磨齿用工具重新整修一番,让它重新在磨盘上又快又好地工作。”在李维荣家小院外的一棵大树下,他翻开“工具包”,找到了适合这盘磨的錾子和锤子,便开始在磨盘上敲击起来。

  “大小不同的磨盘得用大小不同的工具来锻。”李维荣的这些“宝贝”里共有8把錾子、1把锤子、7片錾牙……就是这些不起眼的工具,陪着李维荣消磨了自己大半辈子的时光。

  左手拿着錾子,右手拿着锤子,李维荣锻起磨来聚精会神。“对不少年轻人来说,锻磨是个‘新鲜事物’。但在老一辈人的记忆中,它算是老手艺活儿。等农活结束了,家家户户开始磨麦了,锻磨人就背着装有工具的袋子开始走街串巷了。”64岁的李维荣一边锻磨一边说着自己的故事。

  李维荣的锻磨手艺是传承父亲的衣钵。“这门手艺算是祖传的,当初我爷爷传给我父亲,因为父亲工作严谨、手艺非凡,成了当时十里八乡都知道的锻磨高手,人称‘二石匠’。过去有石匠、木匠、水匠(泥瓦匠)和铁匠,锻磨的属于石匠,在这些行当中排行老大,到人家去干活都是管饭的,不需要带干粮。”李维荣说,父亲锻磨的那个年代算是锻磨人辉煌的时代,锻上一盘磨,有的给点钱,有的给点粮食。虽然算不上富裕,但靠着这个独门技艺,一家老小衣食无忧。

  李维荣嘴上述说着自己这份祖传的手艺,眼睛却一直盯住手下的石磨,手中的锻磨工具有节奏地敲打着磨沟。这个季节虽算不上很热,但卖力干活的他还是满头大汗。顾不上擦去脸上的汗水,他仔细地在磨盘上锻个不停,尽量使磨齿锋利。

  李维荣介绍,磨分为磨盘、下片磨、上片磨、磨脐、磨眼等,磨盘置于底部。下片磨固定在磨盘中间,上片磨倒扣在下片磨上,中间有磨脐,作用相当于轴承;上片磨和下片磨的接触面分别有序地凿有磨齿。磨齿长期磨损不再锋利时,就需要锻磨了。

  除了锻磨,李家人曾经还卖过磨。“以前,我父亲锻磨的时候也曾做过卖磨的买卖。那个时候,我们家卖的都是整块石料锻造出来的石磨,不像现在有许多石磨都是用碎石压在一起的,虽然价格便宜但质量并不好,锻起来也有难度。”李维荣说,如果锻一盘新磨,他要先打磨沟,再仔细地錾,磨到两面合起来之后的磨齿正好咬合在一起。锻磨时,磨齿的大小则根据家主的需要,齿小,每次放粮食少,磨起来不得劲,但磨得慢,出粉细;反之,齿大放粮食多,磨得快,出来的粉会粗一些。

李维荣满是老茧的手。

  一盘磨需不需要锻,李维荣一眼就能看出来。李维荣说,在科技远没有如今发达的时候,大多数人家会备上一盘石磨,石磨一年大约需要锻上两次,从春天开始,锻磨人开始走村串户,每家锻完一遍之后,便又重新续上第二轮了。

  “现在,一般大一点的磨一天可以锻两盘,小一点可以锻四盘,一天能赚一百多元,养家糊口也能凑合了。”李维荣说,他从14岁开始跟着父亲学锻磨。李维荣兄弟五个,那时,他的父亲经常在家里接锻磨的活儿,李维荣放学后就帮父亲锻磨,渐渐就喜欢上了这个行当。他的父亲只把这个手艺传给了他和他大哥。他大哥已经去世了,如今只有他一个人还在坚守,他的两个儿子也不愿再学这门手艺了。

  由于锻磨不仅仅是技术活,也是体力活,一盘磨要不停地用锤子仔细敲打錾磨,得有臂力和腕力,两手要握紧敲,一盘磨锻下来,两臂很累,石头面灰也呛人。孩子考虑他年纪大了,都不让他再干这个活了。“可是每当有人上门来找,只要有空,我还是会接下锻磨这个活。”将近4个小时过去了,李维荣终于将丁必龙拿来的这盘磨锻好了,此时的他已经满头大汗。

  “现在磨少了,但在我家院子里至今还有一盘磨,已成为村里的‘公磨’,常有四邻拿着各类粮食来磨。村民们都说,老石磨磨出来的东西是绿色食品,没有污染,吃了放心。”李维荣家的这盘磨已经“服役”了20多年,每当它有些“钝”了,李维荣就会拿下来锻一下,他和老伴也爱吃石磨推出来的面糊。

  整天与锤子、錾子打交道,李维荣总以自己是手艺人而感到自豪。凭着手艺,他曾一年到头忙碌,生活也有了保障。李维荣说,“锻磨说难也易,每一道磨沟凿得深浅都掌握在锻磨人的手中,就像人生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一样。”

  (仲文路 姜亚波)

标签:
责编:顾伟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