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宿迁家长 为什么孩子有话不对你说 这些你都做到了吗
2018-04-25 10:04: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4月25日讯 前几天,一则扎心的视频在网上流传:一位小学生在作文《说说心里话》中控诉:爸妈宁愿和网上不认识的人聊天,也不愿放下手机和自己面对面聊天。“我跟妈妈说话,她就在玩手机,并没有认真听我说。”她说,“有话说不出去,我渐渐习惯了闷在心里,觉得太孤独了!”然后老师问班上同学:“你的父母也是同样情况的,举一下手。”于是,视频里大部分孩子都举起手来,看得让人心里不由一阵发酸。

  别再扼杀孩子的依赖和信任

  伏尔泰说:耳朵是通向心灵的路。可是仔细想想,你有多久没有认真倾听孩子说话了?孩子感觉有话说不出去,便会慢慢失去对父母的依赖和信任。

  市民杨柳告诉记者,前段时间在大儿子身上发生的一件小事,让她发现比起“父母不听”伤害更大的可能是“孩子说,父母假装在听”。

  那天,一向脾气很好的儿子小宝(化名)直接把爸爸的手机摔在地上,并且大吼:“你骗人,我不想和你说了!”她抱着二毛赶紧从卧室来到客厅问明情况。原来小宝和邻居家的孩子因为一个玩具的归属问题打了起来。打不过人家,小宝就哭着去找爸爸,而爸爸正组队玩手机上的王者荣耀游戏。小宝哭着说:“哥哥打了我,我也打他了,但是是他先抢了我的玩具……”小宝在倾诉,但爸爸的眼睛就没有离开过手机。“爸爸你听我说话没?”“嗯,我在听呢。”小宝还想继续说下去,爸爸却转过身和队友狂聊起来,于是孩子就爆发了。

  “反正我说了,你也不听,那我干脆就不说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孙玉珍认为,认真倾听孩子的语言,虽然在父母看来只是细枝末节,但在孩子看来,却是父母给的全世界。好好听孩子说,既能体现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尊重,更能展现父母的爱、守护和接纳。很多孩子对父母的感情慢慢变淡、变冷、变僵的第一步是:有话想说,父母却不愿听。童年期的孩子对父母的情感很敏锐,一旦感觉到父母在拒绝、回避,慢慢就会把自己的内心关闭起来,独自孤寂。

  真正的爱是专注的倾听

  市民小筝说,因为爸爸是军人,在她的幼年记忆里爸爸一直是一个影子,但是特别有温度。因为她从小就喜欢给爸爸写信,从第一句“爸爸,我爱你”开始,每一封信她都要跟爸爸说很多废话。如果倾诉自己的烦恼,她的爸爸会写好几页纸帮她分析,给她建议,然后说一些部队里的笑话、画一些表情包逗她开心。“后来爸爸调职回家,即使十几年没生活在一起,我们也没有一点陌生感,爸爸对于我来说,不仅是长辈更是知己!”小筝说,因为父亲的专心倾听,她一直觉得自己的人生很幸福,对生活和工作都很有自信和热情,她认为认真倾听不只是父母对孩子的接纳、理解和支持,还能引导孩子的内心归于平静和从容。

  “家长工作再忙,也应挤出时间来了解孩子的心理需要,全心全意地和孩子互动,让孩子真切地感受到大人的关爱与信任,而不是用冰冷的手机屏幕将父母与子女之间树立起一道屏障。”孙玉珍说,大部分亲子关系持续僵化,最大的问题是:“你说,我不愿意听;你说,我假装听;你说,我反对听。”

  要特别注意孩子的内在需求

  孙玉珍认为,处理亲子间倾听关系要特别注意孩子内在需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

  避免让孩子唱独角戏。孩子有话要和父母说时,父母眼睛离不开手机、电视。这会让孩子顿生一种被忽略感,时间长了,孩子会选择“闭嘴”。

  正确做法是:当孩子给你说一件事的时候,放下手机认真听,并且全神贯注。只有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真诚,他才更愿意把自己的遭遇、感受完全告诉爸妈。

  避免嘴上说在听,实际心不在焉。当孩子兴致勃勃地要和父母分享,吐露自己心声的时候,父母却对孩子敷衍了事,孩子一旦有了挫败感,就会放弃,用一句“我不想说了”结束。

  正确做法是:看着孩子的眼睛,认真听他说。当孩子说开心的事情时,去感受孩子的开心;当孩子说伤心事的时候,给他一个拥抱。和孩子保持眼神交流,让孩子感觉到自己被关注、被认可。父母同等的情感回应,能让孩子得到满足和幸福。

  孩子遇到问题,避免责怪和干扰。孩子跟父母讲话时,父母的责怪或建议有时会打乱孩子的思路,也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孩子一旦失去积极性,最后就变成“算了,和你说了也没用,还不如不说”。

  正确的做法是:可以使用“这感觉是挺伤心的”“然后呢?”这样简单地回应孩子,鼓励孩子继续说下去。倾听是一种从精神和感情上关怀孩子的重要方式。父母首先做到只参与、不干涉,孩子才会完整地把想法、思路、事情经过说完。

  父母善于倾听,让孩子不要“有话说不出”,是为了和孩子长期保持亲密而友善的关系,让孩子拥有更加健康和美好的人生。而所谓倾听,最简单的就是:愿意听孩子好好把话说完!(张又千)

标签:
责编:顾伟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