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陈萍:让青春不再迷茫
2018-04-24 08:50: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4月24日讯 “阿姨,我现在工作了。虽然很辛苦,但是被别人认同的感觉真好。谢谢您……”看着这封从外地发来的电子邮件,陈萍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陈萍,泗阳县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刑事检察科员额检察官,第十四届“宿迁市十大杰出青年”荣誉称号获得者。在4月9日至13日举行的第二届全省检察机关未检业务竞赛活动中,她以总分第四名的成绩获评“全省检察机关未检业务竞赛标兵”。

  发来电子邮件的,是一名曾误入歧途的青年。照片中,他稚气未脱的笑容,隐隐透出成熟的气息。虽然附条件不起诉考验期早已结束,但每隔一段时间,他都会给陈萍发来电子邮件,说说工作上取得的成绩,谈谈生活中小小的烦恼。

  2010年8月参加工作,2013年初投身未检事业,几年下来,陈萍记不清自己办理过多少案件,帮助过多少未成年人。但是,每次收到这样的“家书”、接到这样的“汇报”电话,陈萍都特别高兴———这意味着,昔日的迷途少年回归了家庭和社会,找到了正确的人生方向。

  每个“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

  对于陈萍而言,从事未检工作算得上是机缘巧合。2010年,大学毕业的她参加公务员考试,进入泗阳县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科工作,后调入公诉科。2012年,该院在公诉科下设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办公室,2016年设立未成年人刑事检察科。2013年初,陈萍休完产假回到公诉科,科室负责人说,“初为人母,可能更胜任未检工作。”由此,陈萍与未检工作结缘。

  “我们在办案中发现,未成年人犯罪与家庭有很大关系。他们缺少成长中必要的关爱和管教。”今年三十出头的陈萍老家在常州,白皙的脸庞配上一副黑框眼镜,再加上甜甜的笑容、清脆的嗓音,倒像是刚走出“象牙塔”的大学生。她告诉记者:“每个‘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

  在陈萍办理的案件中,有一名16岁的少年踹开别人车库门,看到里边有酒就偷喝一点,又将剩下的抱走卖了请朋友吃饭。

  陈萍说,孩子父母有体面的工作,收入颇丰。为了请朋友吃饭去盗窃,这个理由说不通。而且孩子表示,踹开车库门乃至盗窃,只是为了发泄情绪,是犯错而不是犯罪,让父母赔钱就可以了。

  不懂法,是相关教育的缺失,但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孩子选择如此发泄方式?

  在与孩子和孩子母亲的谈话中,陈萍找到了问题根源———孩子一旦犯错,就会受到父母严厉训斥甚至是皮带抽打;被打急了,孩子就跳窗跑出去找地方发泄。

  “青春期的孩子都有逆反心理,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仅让孩子感到没有尊严,更容易让孩子产生暴力倾向。”陈萍告诉记者,所幸这个孩子主观恶性较小,经教育后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检察机关最终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

  在考验期,陈萍对孩子进行跟踪帮教,每个月了解他的学习状况、生活状况、思想动态,并引导孩子父母转变教育方式。“孩子现在表现很好,上次谈话时他信心十足地说,一定要考上重点大学。”陈萍笑着说,“看到孩子一天天进步,自己挺有成就感的。”

  法律是冰冷严肃的但法律也是有温度的

  在很多人眼中,法律是冰冷严肃的,但陈萍告诉记者,法律也是有温度的。

  去年上半年,一起寻衅滋事案件被公安机关移交泗阳县人民检察院。当事人是一名已离开校园的17岁男孩,受害人则是一所学校的女孩。因为朋友在校园里和女孩发生矛盾,男孩便“应邀”到学校“教训”女孩。最终,女孩受了伤,警方在男孩身上搜出了甩棍等工具。

  陈萍拨通男孩父亲的电话,刚表明身份,对方就劈头盖脸骂了一顿,还说“我的孩子已经这么惨了,你还打电话来干什么?”

  前阵子还好好的孩子,怎么突然就“这么惨了”?陈萍心里一惊,等对方情绪稳定后询问男孩的情况。原来,在取保候审期间,男孩到一家工厂做临时工,没想到发生意外,双脚被机器绞断。

  男孩残疾了,但案件并不能因此而撤销。如何将案件办好,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因为男孩是初犯,为了促成双方谈和,陈萍拨通了女孩父亲的电话,但女孩父亲坚持严惩。

  接连两个电话,接连两次碰壁,双方都没有留下谈和的余地。这样一来,男孩将面临法庭的审判,被贴上“罪犯”的标签。

  过了几天,陈萍再次打电话给男孩的父亲,对方态度稍有好转,但仍不愿承担赔偿责任。“孩子截肢花了很多钱,装假肢还要花钱,我没有赔偿能力。”

  “孩子接连遭遇两件大事,很容易诱发心理疾病。”放下电话,陈萍计划登门走访。又过了几天,陈萍带着同事和心理咨询师来到男孩家中,看到男孩躺在床上一声不吭,不愿与人交流。

  留下心理咨询师在屋里为男孩进行心理疏导,陈萍向男孩父亲说明相关法规。男孩的父亲说,他和男孩的亲生母亲早已离异,再婚后感觉管不住孩子了,而且男孩残疾后,家里的钱也都用于治疗了。

  这时,屋里传来男孩的笑声。看到一直不愿说话的孩子脸上露出了笑容,并且承认自己的错误,男孩父亲当即表示,愿意向女孩及其家人赔礼道歉,赔偿相关费用。

  随后,陈萍又多次联系女孩父亲,说明男孩的情况,最终促成双方和解,检察机关由此作出不予起诉的决定。

  “现在男孩在家中做微商,生意还不错。”陈萍告诉记者,结案后,男孩经常和她联系,谈谈生意上的事,谈谈对未来的打算。

  如果有更好支持体系或许可以帮到更多孩子

  几年来,陈萍挽救了不少误入歧途的未成年人,但给她印象最深的,却是一名因屡次盗窃最终被判实刑的女孩。她说:“虽然尽力了,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我常常想,如果社会支持体系更完备的话,结果可能会不一样。”

  这名16岁的女孩因父母早年离异,跟随有肢体残疾的爷爷和有智力残疾的奶奶生活,当地政府为这个家庭办理了低保和相关救助,但生活仍很困难。女孩没有上过学,仅会写自己的名字,没有专业技能,没有自我约束的能力,在美甲店工作几天就厌烦了,重新流落街头盗窃。

  陈萍与女孩父母联系,对方均表示已在外地重组家庭,没有能力照顾女孩;告知父母有抚养子女的责任和义务,但对方挂上电话不再接听。

  “如果我们不帮她,就没有人愿意帮她了。”陈萍说。

  那段时间,她走访女孩的家人、居住地居委会、派出所;为女孩联系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疏导,联系职业培训学校提升女孩就业技能……但是,这一切的努力,却因公安机关的一个电话宣告无效———在取保候审期间,女孩因再次盗窃被刑事拘留。

  “后来我们到上海学习,专门就女孩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上海专家表示,没有完备的社会支持体系,没有专业的管护基地,女孩再犯的可能性极大。”陈萍告诉记者,近年来,我市就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开展了很多工作,推行了社区矫治等制度,但“底子薄”仍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底子薄”,薄在家长没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薄在没有专业的机构和人员,薄在尚未建立相关单位有效联动机制,“仅靠检察机关,很难完成这项工作。”

  “没有人能够预判,每一个诉讼程序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影响,因此我们能多做一点就多做一点,能早一点做就早一点做。”陈萍表示,“底子薄”并不意味着无计可施、无能为力。

  去年3月,泗阳县人民检察院联合相关部门开展“阳光护航抵制校园欺凌”法治进校园专项行动,旨在增强在校学生法治意识,从源头预防和减少校园欺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如今,专项行动持续开展,取得了较好成效。

  陈萍告诉记者,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我们计划今年拓展专项行动覆盖面,将学生家长纳入进来,从家庭层面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并积极联合共青团、妇联、教育、民政等部门,推动未成年人社会支持体系构建,让青春不再迷茫。”(蔡云兵 孙瑞春 臧宏年)

标签:
责编:顾伟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