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4月23日讯 “砰……砰……砰……”离宿城区埠子镇新街口不足200米的一个巷道的门店里,不时传出敲打声。老银匠赵瑞宗又开始加工银器了。
72岁的赵瑞宗,戴着老花镜,左手拿着用布包着的银条在方形砧子上不停地翻动,右手扬起的铁锤富有节奏地敲打,不一会就做出一副银手镯的坯子。
“今天逢集,要办的事情多,这断手镯先放你这里,等你弄好了我来取。”“这可不行,我帮人修银器都是当着人的面操作的,你有时间还是在这里看着我弄才好。”“赵师傅,你说这是哪里的话?谁都知道你这老店从来都不会克扣银两,难道我害怕你把我的手镯‘吃’掉一块?”这是一位老年妇女和赵瑞宗的对话。
据她介绍说,这是一家“老字号”银店,她家几代人都在这里加工、维修过银首饰,就连安徽泗县亲戚家,也都来这里加工过首饰。
“十里八乡的人都说我的店铺叫‘赵银店’,其实,我家这个店铺名叫‘瑞华银楼’,你看我这里有店号印章,就是‘瑞华’两个字。加工好的银器上,我都会打上这个印记。”赵瑞宗说,这枚店号印章,迄今已经有80多年的历史了。凡是赵家加工的银器,都少不了这个特殊的标记。
“我父亲已经去世40年了,如果在世的话,也快有100岁了。”赵瑞宗说,他的父亲名叫赵公田,曾是远近闻名的银匠。“我父亲14岁那年到城里跟丁长春老先生学手艺,19岁学成之后来到埠子镇开银店。我家现在的银店就在父亲的老宅子上。”赵瑞宗说,“瑞华银楼”的牌子有典故,因为他名叫赵瑞宗,他姐姐名叫赵玉华,当年,老父亲就分别取他们姐弟俩名字当中的一个字,命名为“瑞华银楼”。
“在古老的埠子镇,历史上有3家银楼,因为各种原因,另外两家银楼早就不再经营了,唯有我们赵家的银楼代代相传至今。”赵瑞宗说,15岁那年他上初中时,就跟着父亲学手艺。高中毕业后,他就和父亲一起经营店铺。“父亲去世后,我就是店铺的掌门人。我儿子赵冠铭今年45岁了,他20岁跟我学手艺,他是赵家银器加工的第三代传人。”
凭着祖上传下来的手艺,把一块不像样的银料,加工成小巧玲珑、图案各异的首饰,并非一日之功。“银首饰的种类很多,手镯、耳环、簪子、孩子风帽上的饰品等等,每一件银器加工出来,都要花费一番功夫。”赵瑞宗认为,他家“老字号”银店能经久不衰,靠的就是几十年的坚持和对传统手艺的不断创新加之诚信经营。
熔化
他边说,边把一块银料,放进特制的小碗中。赵瑞宗用一个镊子捏住碗边,点燃汽油喷枪,在脚踩式鼓风机的作用下,喷枪吐出蓝黄相间的火苗,直射小碗中的银料。几分钟过后,银料熔解成汁。捏起碗边,将通红的熔解银汁倒进油槽,银汁很快凝固为银条。“油槽规格不等,要根据加工不同的银器,使用不同规格的油槽。”赵瑞宗将刚刚加工出来的银条放在铺有石子的铁盘中,用喷枪煅烧红了以后进行锻打,初步打成了手镯的坯子。操作流程,老赵一气呵成,手法娴熟。
锻打
不加温在砧子上锻打,叫“冷砸”。“坯子完全锻打好以后,就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选择不同图案的模具进一步锻打。成型后,再进行磋磨、抛光等后期制作。”赵瑞宗说,锻打好一对成年人手镯,两个多小时就够了。
磋磨
“现在的工艺有所改进,过去没有汽油喷枪,银匠熔化银料,是借助煤油灯的火苗,靠嘴用吹筒吹气,来给银器加热。吹气是要功夫的,气量大小有讲究,关键是换气很难把握。如果不会换气,很可能就无法用灯火将银器熔解。”赵瑞宗说,这是门绝活。他儿子在学这门手艺时,第一课就是学吹气。
成型
橱柜里,一件件加工好了的首饰,像沉寂在时光深处的古老记忆,静静地守候着一段难忘的岁月。台灯旁,老银匠在孜孜不倦地打磨已经成形了的银器。老伴坐在一旁,不时给赵瑞宗递工具。“老字号”门口的巷道上,有过往的人流,不息的脚步。“老字号”的铺子里,有客人问东问西。赵瑞宗从事这一行当已经57年了,一晃就是一辈子。(徐其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