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边远乡镇"缘何如此活力四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桑墟样本"
2018-04-18 08:14: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4月18日讯 驶入镇区,这里工厂林立,户户相连,企业广告牌一块接着一块;进入村庄,这里满目葱茏,处处花香,农田里满眼都是繁茂的花木;步入农家,这里绿树掩映,民风淳朴,百姓的幸福写在绽放的笑容中……

  这就是春日的沭阳县桑墟镇,地处宿迁与连云港、沭阳与东海两市两县的接合部,距离县城近30公里,人们常规思维中“边远乡镇”。

  清明刚过,记者来到该镇采访,却发现这儿根本没有“边远乡镇”常见的冷清和落后。相反,记者发现,该镇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立足当地实际,以产业兴旺为基础,勇于创新,全民创业,农民干劲倍增,乡镇活力四射,处处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喜人态势,探索出一条“边远乡镇”加快发展、富裕农民的崭新路径。

产业兴旺打造“富裕乡村”

  今年春节期间,一块块标有“找工作去桑墟”的高炮广告牌,出现在沭阳县城乡和毗邻的东海县的交通要道旁。

  乡镇需要对外招工?镇政府出资为企业招工打广告?面对记者的疑惑,桑墟镇党委书记姜若鸣笑着介绍:“别看桑墟地处偏远,但我们可是地地道道的‘工业强镇’,本地农民早已不能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了!”

  桑墟目前已有大小木材企业559家,在全县纳税50强工业企业中占据4席,开票销售额超2000万元的企业有68家;全镇2017年实现工业开票销售收入38.44亿元,位居沭阳县乡镇排行首位;全镇总人口5.6万人,年用工人数近2万人。

  在江苏格力斯特新材料有限公司,企业生产负责人张磊告诉记者,企业用工170人,本地人占40%,其余的大多是附近的东海县农民,“本地人实在招不到了”。

  据了解,在当地木材企业就业的农民,女工平均月收入4000多元、男工平均月收入6000多元,一些高技术工种或管理岗位月收入超过万元的并不罕见。

  工厂收入这么高,会不会出现“工兴农衰”?还有人愿意种地吗?

  来到条河村,只见大片农田中一丛丛榆叶梅盛开着粉红的花朵,花团锦簇,满目绯红。

  正在榆叶梅丛中除草的条河村8组农民张方雨自豪地说:“在我们这儿种地一样有奔头!我在家搞花木一年能赚十二三万元,不比在工厂差!”张方雨有一手花木嫁接的好手艺,照顾好自家花木之余,还为别人嫁接花木赚钱。

  据统计,今年该镇仅榆叶梅一项就助农创收近2亿元。以工补农、工农互促,拓展了全镇农民的致富道路,全镇农民人均年收入已达1.92万元,比全县农民人均年收入高出1400多元。

  姜若鸣认为,当地特有的崇尚创业的优良传统,是工农业发展、农民致富的根本原因。“我们大力倡导农民创业,只要大家想干事、想创业,乡村振兴就大有希望。

绿色发展塑造“生态乡村”

  3月29日,为期一周的首期桑墟镇企业家管理创新专题研修班在浙江大学开班,45名来自桑墟“土老板”走进了高等学府的课堂。

  参加研修班学习的牡丹木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涛说:“这次学习受益匪浅,加强环境保护、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太重要了!这不仅事关企业生存,更事关家乡环境保护。”

  低端木材加工工艺对生态环境污染较大,生产效益低。在镇党委、政府的引导和规范之下,一批有实力、有眼光的企业家已经敏锐意识到走绿色发展之路的重要性,转型升级已经成为木材加工企业的共识。

  金森源木业有限公司是桑墟镇规模较大的木材加工企业,以前只生产单一的建筑模板,自从企业自主拥有了阻燃板生产专利技术,现在日产阻燃板8000张。这种阻燃板不仅甲醛含量低于国家标准,而且每块板的收益是传统建筑模板的10倍左右。

  目前,该镇木地板、阻燃板等终端产品生产初具规模,乐器制作也成为新的产业增长点。这不仅使产品效益显著增加,更重要的是减少了污染,更好地保护了乡村环境。

  工业产品在更新换代,农业生产也正在“改头换面”。

  该镇党委领导去年在村组调研中,发现当地有种植榆叶梅的传统,这种观赏性很强的花木市场前景很好。在镇党委、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全镇调整种植结构,目前榆叶梅种植面积已逾万亩,桑墟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最大的榆叶梅繁殖基地”。

  马场庄的严叶军这几天正为花木外销忙碌不停,忙中小憩的他乐呵呵地对记者说:“镇里出钱在中央电视台帮我们销售榆叶梅打广告,今年榆叶梅不愁卖!我现在已经卖出去20多车了,起码能赚20万元。”

  生态是乡村振兴的生命线,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的最大优势。桑墟镇扩种榆叶梅,不仅是为了助农致富,更重要的是看中了生态农业的巨大潜力,计划依托榆叶梅产业打造乡村旅游景点,做好生态旅游大文章。

乡风文明营造“最美乡村”

  春节期间,桑墟镇党委、政府抓的两件“小事”得到了群众的广泛好评:一是禁止赌博;二是禁止电鱼。这两件事一件事关乡风民俗,一件事关生态环境。

  为了全面禁赌,镇里专门召开大会,要求全镇人人参与,层层签订承诺书。这一决定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赞同。奇盛木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肖奇告诉记者:“这个决定好,有钱也要用在有意义的地方!”

  春节期间,桑墟镇的企业家们破天荒第一次自发捐款40万元,和镇政府干部一起开展访贫问苦活动;冠源木业负责人刘长征拿出10万元,专程去镇敬老院慰问老人。

  为了民主、有效治理乡村,桑墟镇全体机关干部一律挂村包组,每位干部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建立微信群,不仅当地群众加入所在村组微信群中,而且镇党委书记、镇长也加入各个村组微信群。这样,群众有意见和建议就可以直接和镇、村干部“面对面”。

  有村民在友谊河村17-20组群中反映,正在建设的许洪大桥栏杆浇筑质量有问题。姜若鸣看到马上在群内回复,要求挂村干部立即查实。第二天上午,他又带着镇三套班子相关负责人来到建桥工地,现场圆满地解决了问题。

  姜若鸣认为,这样做一是可以真正使干部和群众打成一片;二是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和处理问题;三是可以使镇、村各项工作处于“阳光之下”,便于接受群众监督,倒逼镇、村工作更加务实高效、公平公正。

  舒窑村王银高家邻近友谊河畔,门前清水荡漾,院内玉兰飘香,农家小院风光怡人。王银高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红陶制作的传承人,他告诉记者,镇里特别重视传统文化遗产,对文化特别重视。

  桑墟镇把对文化、教育的重视付诸一件件实事:为了让农家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桑墟当地九年制学校和县城名校沭阳如东实验学校、南湖小学实现结对办学;为了整治环境,塑造文明乡风,镇里组织开展环境整治活动、春节系列文娱活动,组织评选镇“月度之星”、“十佳金蓝领”和“十大孝星”。

  在狠抓乡风文明,塑造良好软环境的同时,今年初,桑墟镇专门聘请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院对桑墟镇城镇总体规划进行修编,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以更高的定位打造镇村一体化。

  风光秀美的黄泥河畔,记者看到众多农民正忙着自发砍伐自家的意杨树,栽植榉树和美国红橡等新树种。马场庄农民汪兆银说:“砍掉意杨树后,自家再栽植的树就不许随便砍伐了。这在以前很难有人接受,但现在大家觉得值,不光要看眼前,还要给后代留下‘子孙林’。”

  桑墟镇今春共更新杨树1.6万株,种植榉树、美国红橡、乌桕、桑树等彩色树种、乡土树种2.5万余株。姜若鸣很有信心地说:“要不了几年,这些新植树种将形成更多的景观,那时候我们桑墟的风光将会变得更美!”

  在桑墟镇采访过程中,记者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切实实施省委、市委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部署,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距离我们真的很近!

  (王劲秋)

标签:
责编:顾伟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