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多数老人习惯穷养自己富养子女 打个车都舍不得
2017-12-26 10:3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12月26日讯 前段时间,“富养”老人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很多老人为小辈买东西时,几百元的玩具眼都不眨一下,轮到自己却是节衣缩食,打个车都舍不得。

  当满世界都在谈如何“富养”孩子时,却甚少有市民想到“富养”老人。老人究竟要如何“富养”?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市民认为让老人吃好住好就行,其实老人的精神生活更需要“富养”。

  多数老人习惯穷养自己富养子女

  多数老人都有这样的习惯,宁可自己吃得差点,住得差点,但对子女在物质上的要求可谓百依百顺。

  在宿城区河滨街道某小区内,记者了解到这样的事:今年57岁的徐阿姨退休在家,主要是帮儿子带孙子和孙女,为了孩子们的日常营养需求,徐阿姨经常买鱼和虾做给孩子吃,而自己和老伴却常常吃稀饭和咸菜。一次为了去更远的菜市场买到便宜的虾,她骑电动车与一辆私家车相撞,造成左腿骨折。

  当徐阿姨听说儿子要请保姆照顾孩子,担心孩子受委屈,她急忙出院在家休养,要在家里帮忙照看一下。

  儿子住着三室一厅,而自己和老伴却租房子住。住在宿豫区中通名仕嘉园的刘先生,曾经多次要把父母接回家中,但父母执意不肯,主要是因为楼层太高,平时爬楼太累了。刘先生没有办法只得在附近找了一间民房,让父母搬了进去。

  年纪越大,生活越节约。这似乎成了老年人的“通病”,他们对物质生活的要求不高,舍不得吃穿、玩乐,但只要子女们一开口,便会倾囊而出。也有的老年人对子女虽然不是很大方,但对自己也非常“苛刻”。总而言之,就是喜欢将钱积攒下来存银行,而不是拿去理财或是消费。他们对物质消费是小心翼翼。

  简单的改变让老人生活有新变化

  从旅行社选择,再到出行必带品,市民陈先生为了这次旅行花费了大量心思。其实,这是陈先生为自己父母准备的旅行,旅游的目的地是以前父亲当兵的地方。

  “小的时候经常听父亲回忆当兵时的场景,尤其是介绍哈尔滨的冬天特别漂亮。父亲退伍已经快三十年了,但自从退伍后就再也没回去过,所以我打算让父母到哈尔滨旅游一次。”陈先生说。

  为了这次旅游,陈先生的爱人还特意去户外用品店买了两件冲锋衣以及运动鞋,临走的时候更是在行李中偷偷塞了5000元。“父母旅游一趟,整个人都有了变化,一路上的见闻成了母亲最大的谈资,逢人就介绍自己玩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虽然老人一直说花了不少钱,却没有买到什么东西,但内心还是很满足的。”陈先生笑着说,他决定以后每年都安排父母旅游一次。

  今年70岁的钱女士自从退休后,就学会了跳广场舞,每天晚上,她都会准时与小姐妹们相聚在广场上,跳各种各样的舞。“我以前就喜欢跳舞,后来因为工作等原因就将这个兴趣爱好搁置下来了,但退休后,我的业余时间就多了。一开始我是帮忙带孙子,但后来孙子长大上小学后,我就不用再带了。有了充足的时间,我跳舞的时间也多了起来。”钱女士说。

  现在的钱女士很少感冒生病,更重要的是,跳舞也让她的性格变得开朗,认识了很多新朋友。一开始不支持自己跳舞的丈夫,看到跳舞给钱女士带来的变化后,也会每天提醒她:“到点了,快去跳舞吧”。

  老人的精神生活更需要“富养”

  对于“富养”一词,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其实很多层面上指的是精神“富养”。因此老年人“富养”自己,除了在物质上要尽可能满足自己外,在精神上要懂得释放自己,同时要积极培养兴趣。

  “平时看到父母省吃俭用,所以每个月我都会给他们一些零花钱,让他们去买点吃的穿的,可是他们都把钱省下来了。所以我就把钱‘变成’超市卡、快餐卡,告诉他们不用就过期了,让他们能够吃点好的。”在采访中,市民张先生说出自己“富养”父母的方法。

  让父母吃好住好,并不是真正的富养。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的孤独感会越来越强,对于他们精神生活应该格外地关注。“其实子女也要给父母创造‘富养’的条件,平时生活中,多关心老人,不仅在物质上要给他们一些照顾,精神上也要让他们有老有所依的感觉,切不可对他们不闻不问。”市第三医院精神科医生张九英表示,尤其是在外地的子女,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打电话或是回家看望自己的父母,带去慰问等等,这些对老人来讲,都是极大的精神寄托。

标签:
责编:韩震霞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