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8月28日讯 夏秋之交,宿迁大地绿意浓浓,活力无限。
8月25日至26日,全市生态经济示范镇建设迎来一次“大检阅”。宿迁市委书记魏国强,宿迁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天琦带领市级领导班子成员,各县(区)和市各开发区、新区主要负责同志,部分市直部门负责人,深入全市8个生态经济示范镇观摩建设情况。
现代高效的农业园区、生态友好型工业项目、配套完善的田园乡村、令人流连的自然环境……一天半的观摩过程中,各地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蓬勃态势给观摩人员留下了深刻印象。
调优结构 生态富民
宿豫城区东部的“幸福大道”,既是一条风景线,也是一条“富民链”。作为沿线的“五朵金花”之一,新庄镇的莲花开得正艳。
“我们不仅种植荷藕、培育香水莲等水生花卉,还加工制作花茶,打造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基地,带动150余名农民就业增收。”九品香莲种植基地负责人的一番解说让观摩人员赞叹不已。
室外莲香阵阵,室内的制茶工正在娴熟地制作花茶。“土地流转后,我和姐妹们来这里制茶,每月能挣两千多元呢。”一位制茶工高兴地说。
农业结构调整关键在人。农民向股民转变、种地向就业转变、打工向创业转变,正成为各地生态经济示范镇建设的显著亮点。
位于沭阳县钱集镇的沭阳美星照明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产LED节能灯变压器等产品,用工600余人,其中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100余人,人均月收入3000元左右。
扬州大学园艺专业研究生嵇恩光回到家乡泗阳县卢集镇创办了逸清农庄,建立了一支50人的职业农民队伍,平均日薪60元以上。同样是研究生毕业的张宇则在泗洪县四河乡创办了迎淮生态农业示范园朝天椒良种繁育基地,实行供种、育苗、栽培、肥料、植保、收获、交货“七统一”模式,实现公司与农户互惠互利。
在观摩中,魏国强强调,建设生态经济示范镇,富民是核心,产业是关键。要把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放在第一位,重点在农业结构调整上下功夫,形成乡镇特色产业,带动农民增收,最终发展成为特色村、特色镇。
生态宜居 留住乡愁
生态宜居新家园建设是生态经济示范镇建设的重要任务。观摩中,立足乡土社会、富有地域特色、承载田园乡愁、体现现代文明的特色田园乡村让与会人员赞赏不已。
文化墙、粮仓、老屋、手压井……漫步宿城区耿车镇大众村,传统乡村元素俯拾皆是。甩掉了“垃圾村”帽子的大众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上不遗余力。“围绕村容村貌出新、生态环境改善、乡村特色提炼、配套设施完善,目前已完成投资800余万元。”耿车镇负责人说,大众村是“淘宝村”,留住了乡愁,更留住了年轻人外出的脚步。
魏国强指出,各地的美丽乡村建设要结合实际,采用现场勘探、现场谋划、现场创意、现场设计的“一线工作法”,一家一户设计,留住特色,留住乡愁,努力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观摩中,一个个田园村落美不胜收,功能日益完善的现代化社区同样令人称道。
走进市洋河新区新城名苑“党群之家”,会发现这里精彩纷呈、别有洞天:依托“党建+智能大数据”优势,做优“党员之家、智慧之家、政务之家、群团之家、创客之家、乡情之家”六大为民服务品牌,为居民提供规范、优质、高效、廉洁的“一站式”服务。
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三树新城安置小区综合生活广场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同时投资3450万元建成了省级标准化优质幼儿园。“小区的特色可以归纳为:大产权、大配套、大生态、大工厂、大特色、大项目、大就业……”三棵树乡负责人现场总结道。
在生态经济示范镇建设过程中,各地注重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尤其在生态建设上下足了功夫,守住了碧水蓝天。卢集镇以生态廊道、生态修复、生态融合“三项工程”为抓手,打造“十里田园风光”生态景观带,重点发展观光采摘、文化体验、精品民宿、农家乐等休闲业态;市湖滨新区黄墩镇中闫河环境提升工程完成了河道疏浚、护坡、绿化等工作,沿河两岸新植银杏树、桃树等经济苗木1800余棵……
创新作为 创出特色
位于黄墩镇的池塘循环水生态养殖示范园,通过模拟水流环境,产生循环流水,让鱼群始终处于逆水“奔跑”状态,鱼成活率高、品质优,更“跑”到了欧美市场;
钱集镇槽坊生态农业示范园,总投资达1280万元,用工约600人,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7万元;
位于新庄镇的幸福驿站围绕农副产品展销和宿迁特色小吃做文章,并开展网络创业项目孵化和电商培训,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带动20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
市洋河新区的农业嘉年华项目建成后将是全省最大的同类项目,展现了现代农业的现实模样,更坚定了与会人员推动农业结构调整的决心;
……
各地用改革的办法、创新的思维加快工作推进,催生出生态经济的特色“花果”。特色得益于背后的体制机制创新,更离不开各地、各部门的担当作为。
泗洪县成立了生态经济示范镇规划建设指挥部,由县委书记任第一总指挥,建立了指挥部定期会办制度;市湖滨新区构建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负责人跟踪抓的工作机制;泗阳县聘请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为卢集镇编制建设规划,从相关县直部门抽调工作人员,参与生态经济示范镇建设;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制订了《生态经济示范镇建设实施项目推进计划表》,实行一周一通报制度,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在观摩中,与会人员从不同侧面感受到了各地生态农业示范园、生态宜居新家园、生态环保创业园的建设热潮,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更汲取了不少先进经验做法,在加快建设“江苏生态大公园”的征程上,必将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