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4月1日讯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唐代杰出诗人杜牧的一首诗,形容清明到了,大家的心情都是悲伤居多。3月31日,记者通过走访发现,对于大多数的年轻人来说,清明节并不是一个悲伤的节日,除了众所周知的要在清明节去扫墓祭拜外,他们更在意的是踏青旅游,感受春天的气息。
清明时节,你知道哪些习俗?3月31日中午,记者随机采访多位市民,祭奠先祖成为众多市民同一的答案。对于很多80后、90后的年轻人来说,除了扫墓之外,他们更关心的是,三天假期如何度过?或者是去哪里旅游?
民俗专家程芳银告诉记者,清明节并不是一个悲伤的节日,清明节的习俗十分丰富,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清明节祭奠先祖,除了表达对先人的哀思外,也使后人获得了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撑。而踏青郊游作为清明节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为了让人们感受春天的生机勃勃,应当以积极饱满的心态投入其中。
记者了解到,由于清明时节所处的时令,无论气温,还是光照,都十分宜人,风和日丽,莺飞草长,桃红柳绿。因此,在“清明扫墓”的同时,还会有野外踏青,就像上面提到的诗人杜牧,在“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之后,笔峰一转,就写到了另一面:“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记得小时候,每当清明节祭拜完毕后,大人们总会带着我们到河边柳树林逛一逛。年幼时不知道为什么,以为只是单纯的游玩,现在通过查阅资料才明白其中含义。”市民张殊荣告诉记者,柳树的柳,与留是同一个音,寓意留下的意思,清明插柳,就是希望逝去的先人还能留在自己身边,这也是为什么有这个习俗的原因。
记者发现,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条件的改善,古时候的一些娱乐活动在今天已经变得习以为常,从而慢慢地被人遗忘掉。程芳银表示,清明节不只是扫墓,还要让这个假期过得更充实丰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