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3月21日讯 记者近日来到湖滨新区黄墩镇采访,了解到这里很多村庄的名称都与众不同。该镇宣传委员陶亚威对记者说,黄墩自古以来都与水一脉相承,公元1295年,元朝成宗皇帝把这里约200亩地的庄台,钦点为皇粮北调囤积中转站。明朝初期,黄河决口,洪水夺淮河入海,皇粮囤积站被蒙上厚厚的一层黄沙。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二下江南路经此处,观其在阳光的照射下像一粒粒黄金围成的墩子,因此将此处封名为“黄墩”。关于镇内的一些村庄名称,也都有典故。
曹瓦:湖畔曾有小瓦房
担任多年村干部的陈贤飞,对黄墩境内一些村名和地名由来颇有研究。他说这个地名可以追溯到明朝万历年间,曹家从山西鸿泰县迁来居住。上世纪七十年代,黄墩供销社扩建,买了曹家的老房子进行“草改瓦”,在施工中,从两山墙的夹缝里发现一张地契,地契上记载:曹家将千间瓦房卖给张家。说明曹家在这以前已有了瓦房,所以这里之前叫曹瓦房,后来称为曹瓦村。
陈贤飞说,靠近镇区的曹瓦村,其前身叫三联大队。过去,从刘口到闫集,有一条小河叫中闫河,河西的夏场、郭庄、刘庄、高庄属当时的吴园乡;河东的闫庄、戴庄、曹瓦、曹庄属当时的利运乡。1955年成立高级社,小乡并大乡,这里的十几个自然村庄合并成一个大队,命名为三联大队。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三联大队迁到曹瓦房,更名为曹瓦大队,1988年改名为曹瓦村。
曹瓦村坐落在黄墩湖畔,那里曾有小瓦房。提起小瓦房,周边乡镇好多人都知道,1957年骆马湖移民搬家,在曹瓦东和小曹庄西当中的民便河西岸,建了30多排砖瓦结构的房子,当时在全县是独一无二的。因当时技术、财力有限,又没有砖厂,就把各大队会盖草房的能手组织起来,手工制砖坯,自已搞小土窑烧青砖。又从窑湾镇请来技术人员指导,只用半年时间就全部完成。因房子既矮又小,故名小瓦房,距今已有60年历史。现在原小瓦房的痕迹基本没有了,全部建成了大瓦房。
魏场:村民原从水上来
跟随陈贤飞来到黄墩镇西北方向的魏场村,记者看到这里与徐州市睢宁县一河之隔。据介绍,魏场原是睢宁县古邳镇一个名叫魏侨仙的先人买下张姓的场地,叫做响场,打场的时候,场面震动很远就能听到声音,后来就改名魏场。1956年至1976年叫魏场大队,1977年至1980年叫兴无大队,1988年至今叫魏场村。1981年至1985年分魏场、吴元两村,1986年合并一起。该村原来的马浅、马东、刘场、赵庄、张庄、马元、前吴、后吴、杲场、魏庄10个小组,1958年骆马湖成水库,从湖边里移民过来4个小组,分居路南大宅两个组,路北后大宅两个组,形成魏场村现在的14个村民小组。
关于马浅这个自然村落的由来,据传说是马家上人使船,船到此搁浅,马姓就在此落户,此庄取名叫马浅。还有传说是,上游马庄东边黄河开口冲出河道,名叫固黄河,到马浅叫马河,原马浅西北处地名叫桥北镇。
李甸:渐行渐远老村庄
记者看到,现在位于骆马湖畔的李甸村已经动迁,正在建设旅游区。据介绍,李甸村村民原住在京杭大运河西大埝上,与骆马湖隔河相望。解放后,骆马湖为预备水库,那里的农民被安排搬家到黄墩湖。原李甸人居住的地方,未开凿大运河之前,属于边缘地区,荒无人烟、一望无际,野草丛生。年复一年,野草铺在地上柔软疏松,像厚厚的甸子,人们称为“草甸”。公元581年,隋朝建立,隋炀帝开凿京杭大运河,大运河西埝又高又宽是人居住的好地方,所以后来逐步有人迁徙到埝上居住。姓李居住的地方叫李甸,凡住在京杭运河西埝上的庄名,后面都带有“甸”字诸如:张甸、郁甸、曹甸、袁甸等。
年过七旬的施友堂老人居住在李甸村的施营。他说在清朝乾隆年间,施姓有两个青年被抓去当兵,一个在前方当小兵,一个在京城当“门军”,也就是在朝中当“门卫”,一干就是十几年。老百姓把当兵的又称之为在兵营,那时当兵只给饭吃不给工资,按当时有关规定,凡当兵的退役回家,均由皇帝赐给土地。所以施姓两个当兵的回家后,一个赐地300亩,一个赐地500亩。所赐的土地任何人都不能种,称为“官地”,因是赐给当兵的故又称为“营地”,所以后来姓施的这个庄子,就叫“施营子”。
柳湖:名不副实故事多
记者来到柳湖村,却找不到湖,郁闷之时,当地86岁的阎长亭老人、81岁的阎长洲老人说出了原委。很早以前,此地属于湖荡地区,常年积水,野草丛生。后来由于地壳变动,加之黄河流沙淤积地面升高,土地上能栽树木、种庄稼,所以慢慢就有人家迁入此地居住。最早的是一家姓柳的迁入,开荒种地,年复一年,人口逐渐增多,生活也一天天好起来,慢慢地成为富裕人家。
这里曾有柳湖街。柳氏家族生活富裕以后,便挖土垫成长150余米、宽70余米、南北走向的宅基,留后人居住。后来又有崔姓迁入宅上,继之又有王、杨、闫姓也先后迁入宅上。他们分别从宅两边建房,大门分别朝东朝西,形成自然街道。街道上有铁匠、木匠,为方便群众,久而久之成了集市,一度时期生意非常兴隆,逢集时还有大鼓、杨琴。因为此地属于湖荡地区,柳姓给起名叫柳湖街。柳湖集市一直延续到1972年。
崔氏家族定居柳湖以后,人丁兴旺,五世其昌,成为本地之旺族。先人崔洪业、崔预防、崔怡堂等一生非常重视人才培养,认真教育子女勤奋学习,就提出兴建崔家祠堂。四合院的崔家祠堂建成了,由专人看管。春节前后,集中才人到祠堂内排练节目玩香火会。光绪年间,每逢祭祀节日,崔氏家族人都烧香供奉,所以“崔家祠堂”又改名为“崔家火神庙”,简称“崔庙”。民国时期,本族贡生崔荣中提出兴办学校,柳湖火神庙改为崔庙小学。解放后,崔庙小学又改名为柳湖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