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老人弥留之际要不要抢救?宿迁市民答案各有不同
2017-03-17 09:54: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3月17日讯 据台湾媒体报道,知名作家琼瑶在3月12日突然公开一封写给儿子和儿媳的信,向家人们预先嘱托自己希望“尊严死去”的愿望。

  如果将来有一天,需要面对这样一份“生前预嘱”,你会不会选择签下自己的名字?老人弥留之际要不要抢救?近日,记者随机在宿迁市区商业街区和公园等地采访了十多位市民,大家观点不一。

  琼瑶给子女写信,发表“生前预嘱”

  “生前预嘱”指人们事先,也就是在健康或意识清楚时签署的,说明在不可治愈的伤病末期或临终时要或不要哪种医疗护理的指示文件。

  3月12日,知名作家琼瑶突然公开一封写给儿子和儿媳的信,信中说,明年她将迈入80岁,自己没因战乱、意外、病痛等原因离开,一切都是上苍给的恩宠,“所以,从此以后,我会笑看死亡。”

  琼瑶在信中特别发出5点声明,叮咛儿子,无论她将来生什么重病,都不动大手术、不送加护病房、绝不能插鼻胃管。

  琼瑶透露她近来看到一篇名为《预约自己的美好告别》的文章,有感而发想到自己的身后事,叮咛万一到了该离开之际,不需要各种急救措施,只要让她没痛苦地死去就好。火化后采取花葬,一切从简。3月13日,琼瑶儿媳称琼瑶现在身体状况很好,公开信是为了不让将来后辈受到指责。

  琼瑶的表态让很多人想到了离开的那一天,自己是否也可以提前做出嘱托?这么做是否会伤害家人?该表达出哪些意愿?通过什么样的渠道才能表达出自己的愿望?

  早在2006年,罗点点与一批志愿者创建了探讨死亡问题的“选择与尊严”公益网站,网站推出了我国首个民间生前预嘱文本———“我的五个愿望”:我要或不要什么医疗服务;我希望使用或不使用生命支持治疗;我希望别人怎样对待我;我想让我的家人和朋友知道什么;我希望谁帮助我。

  老人弥留之际要不要抢救?市民观点不一

  当生命接近终点,你希望没有痛苦、平静地离去,还是医护人员把你团团围住,插管恢复呼吸,用电除颤器一下一下地冲击心脏,让心跳恢复……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一些年轻人对琼瑶写给子女的信中提及的多个观点表示赞同,“我会选择‘生前预嘱’”,也有市民表示,在病重时拒绝医疗介入,是对生命的不尊重,而不少老年人更多的是为了不给子女增加负担,而选择在弥留之际不再抢救,安详离开。

  “‘生前预嘱’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放弃抢救,积极抢救后离世同样是尊严地死去。”市民章磊今年37岁,在一家公司就职,“家中老人在弥留之际,我会尽全力用最好的医疗技术来救治他们,尽到我的一份心。”

  “为了不给我们增添负担,家中老人也有过类似的想法。”市民袁勇认为,现代医学的存在与发展,就是为了保障人类的健康、延缓人的生命。

  市民张桁赞同琼瑶的想法,“我也想像琼瑶一样,在临终前给家人留下‘生前预嘱’,坦然面对死亡,但不知道我的家人能否理解我的想法。”

  “看到琼瑶写给子女的‘人生中最重要’的信时,想起了电影《遇见你之前》的男主角最终选择安乐死的桥段。我当然是希望我的家人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地陪伴在我的身边,生病了也能早日痊愈。”市民王乐新说,她的外婆在去世前曾瘫痪在床8年,“有时回去看她在床上哀叹,不知道如果可以选择的话,她是选择艰难地生还是从容地离开。”

  “几年前,我妈在重病之际也有同样的叮嘱,她说若是为了她好,在她快要不行时不要再抢救。”5年前,市民孙佳义的母亲因癌症去世,“‘生是偶然,死是必然’,若我将来因疾病要离开这个世界,我也选择安静地离开。”

  市民肖红今年55岁,她的父亲今年80岁,“老人可能有自己的想法,但作为子女肯定不希望老人离开,哪怕只要有一口气在,对我们子女来说就是一种安慰。”

  “我今年80岁了,现在身体还好,但人老了,说不定哪天就会离开。”市民王望山说,希望他在离开时能走得安详一些,“一些不必要的抢救只会给孩子们添麻烦,给自己添痛苦。”

标签:
责编:韩震霞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