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3月14日讯 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名叫朱士政,今年84岁了,家住湖滨新区祥和社区嶂山居委会八组。回顾自己风风雨雨的一生,朱士政老人说,他这辈子最难忘的,是上个世纪“大锅饭”时代,他们当地作为全县有名的贫困生产队,曾有一句“嶂山八队八大两”的绰号。朱士政老人说,“八大两”绰号的由来,是因为生产队分小麦时,他们那里每口人只分到八两,少得让人不敢相信。
过去苦干一天 只能换来一个鸡蛋
朱士政老人介绍说,解放后,他们那里属于新店区嶂山乡,由于土地贫瘠,老百姓生活始终贫困。“在1953年初级社的时候,我是乡里的通信员,整天在乡里跑来跑去。”朱士政老人回忆说,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简称初级社,是农村经济由个体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过渡形式。初级社是在互助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那个时候,农民在自愿互利的原则下将私有土地、耕畜、大型农具等主要生产资料分社统一经营和使用,按照土地的质量和数量给予适当的土地分红,其他入社的生产资料也付给一定的报酬。
“到了高级社,我先是担任乡里的养猪场场长,后来担任嶂山林场场长,在养猪场、林场以及土窑场合并以后,我还是负责人。”朱士政老人说,“记得那时候的养猪场养猪规模在200头左右,其中用于繁殖的老母猪在50头左右。养猪场同时饲养绵羊200多头。养猪场当时有职工20多人,因为没有饲料,猪和羊主要靠放养,绵羊被赶到山上去吃野草,生猪被赶到山下去吃野草,长得很缓慢。那时候养猪场员工都是记工分的,正常劳动力一年出工日在200多天,按照一天记1个工分计算,年底核算时,1个工分折合成人民币只在七八分钱。”也就是说,当时苦干一天,按照当时的物价标准来算,充其量只能买到一个鸡蛋。
因为珍惜粮食 捡起别人扔的饼吃
“我那时候是场长,一年能记300个工分,算下来一年也就20多元的收入,那样的苦日子真是不堪回首。”朱士政老人说,由于土地收不到粮食,过去的嶂山大队一直靠政府救济。到改革开放以后,老百姓的生活才出现好转。记得在上个世纪的“大锅饭”年代,当地老百姓没有一户不靠救济的,那时候上级救助确保每人每天半斤粮食,统一使用供粮的小本子去粮管所领取。
“生产队只能给每个人分八两小麦,过年时连馒头都吃不到。好在我的老伴年轻时是个裁缝,靠缝纫手艺挣点钱补贴家用。”朱士政老人回忆说,过去因为太穷,大家都吃不饱肚子,勤俭节约是自然的事。在路上哪怕见到一粒粮食,也要捡起来带回家,根本不会有半点浪费。“我有3个儿子3个女儿,现在都已成家立业了,而且家家都很有钱,即便如此,我也教育他们不要铺张浪费,该省的就得省。”朱士政老人说,不久前的一天,他在街上路边看到一个孩子将半块没吃完的朝牌饼丢弃了,他看到很是心疼,于是就弯腰将半块朝牌饼捡起来,吹一吹上面的泥土,在众目睽睽之下,把朝牌饼吃了下去。有人问他,现在不是过穷日子年代,作为儿孙满堂的他不该这样太“寒酸”。朱士政老人正色道:“现在提倡节约型社会,把这么好的东西随手丢掉,伤天害理啊!”
如今,朱士政老人不仅享受80岁以上老年人的养老金,也享受农村60岁老人的生活补助。过上今天的好日子,朱士政老人说,不管日子怎样富裕,节约粮食的美德都不能忘。想想过去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现在的幸福生活要更加珍惜,年轻一代更应该感谢好时代,为美好家园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