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宿迁男孩与白血病“搏斗”七年 每天治疗费高达2500元
2017-02-21 09:5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0194345

  中国江苏网2月21日讯 14岁时丁晨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白血病以来,这七年来医院的血液科病房几乎成了丁晨第二个“家”。化疗、康复、复发……让这个家庭经历了太多的悲欢离合。

  今年除夕夜,宿迁市人民医院血液科病房的走廊上静悄悄的。21岁的丁晨安静地躺在病床上,在微信中写下:“父母带我来到这世上,还没报答他们,我怎能放弃?”

  “没有什么过不过年的感觉,只想孩子平安。”

  2010年,农历正月十四,那天是读初二的丁晨寒假结束返校的第一天。当天下午,杜金凤接到了学校的电话,说她的儿子丁晨鼻子流血不止,“当时我心里就有不好的预感,等赶到学校,看到孩子脸色已发白了,地上、桌上都是擦血的纸……”回忆起那天的情景杜金凤依然泪流满面。随后,丁晨被送到医院检查,几次血象检查均不乐观,血压一直偏低,做了相关的检查后,医院确诊:孩子得了急性淋巴白血病。

  犹如一声晴天霹雳,这个原本幸福安宁的三口之家一下子如坠冰窖。

  “白血病”———这个曾经陌生的词从未如此真实地出现在这个家庭里,欢声笑语渐渐淡出,取而代之的是疾病面前巨大的痛苦。

  住院、化疗、打针、吃药……原本活泼好动的丁晨的生活发生变化。由于病情一直不是很稳定,吃药打针一直不敢间断,丁晨又转到了省人民医院治疗。不停地化疗,让丁晨的身体变得很虚弱,而且在激素的作用下,丁晨变得越来越胖。

  2011年除夕夜,杜金凤和爱人丁玉平在南京一起守在丁晨的病床前,看不到窗外绚烂的烟花,也听不到窗外连天的鞭炮声。

  “没有什么过不过年的感觉,孩子平平安安就是我最高兴的。”那几年,一家三口的春节几乎都是在病房里度过。

  2011年,丁晨做了两次骨髓配型都失败了,之后只能做保守治疗。

  “曾经,我也想去南京读大学。”

  杜金凤的家在宿迁市经开区,她和爱人是做废品收购的,收入不高,但是为了给孩子治病,他们几乎倾家荡产了。

  “南京,曾经是我很想去的城市,我想去那里读大学、工作。”然而为了治病,丁晨这几年有大半的时间都在南京,“我终于到了南京,却没有去看一看美丽的玄武湖。”丁晨对记者说。

  经过近两年的治疗后,丁晨病情在2012年逐渐稳定,医生建议回宿迁维持治疗,丁晨和父母回到宿迁家中养病,“这是个满是伤心回忆的城市。”丁晨这样形容南京。

  接下来的几年,丁晨隔几个月就要到南京做检查。丁晨宿迁、南京两地跑,生活完全被打乱。丁家微薄的收入难以支付昂贵的治疗费用。“自从我被确诊患白血病以来,我知道家里的钱只出不进,医药费、来回车费,很多都是借来的……”说到这些丁晨哽咽着说:“我拖累我爸我妈了。”

  “我想要活下去,请帮帮我!”

  2014年,丁晨的病情再次加重,口腔、鼻子大量出血,身体各项指标降到最低,从那以后他几乎就住在医院里了,每隔三四天就要输血……家里为了给他治病已经花了上百万,举债几十万。

  今年,丁晨21岁了,他已经成了一个小伙子,在与病魔斗争的这七年里,他学会坚强,学会乐观,学会不放弃。采访中,丁晨始终面带微笑,他告诉记者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身体能好一点,有机会报答父母,他说:“父母带我来到这世上,给了我生命,我只希望老天能再给我多一点时间,让我好好孝敬他们。”

  丁晨刚刚接受一次化疗,现在每天的治疗费用高达2500元,为了省钱45岁的杜金凤每天只吃两个馒头,丁玉平一边在家收废品,一边照顾小儿子,几十万元的债务让一家人喘不过气来。丁晨说:“我想要活下去,希望大家能帮帮我,我会坚强地与病魔抗争。”

  如果你想要帮助乐观积极的丁晨渡过难关,请与本报热线13951395151联系。

标签:
责编:韩震霞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