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起,宿迁市中心城区实施静态管理,并连续5天开展全员核酸检测,社区防控压力加大。4月2日,记者走进宿迁市宿城区幸福街道凤凰社区,直击16名社区工作人员从2日凌晨2点40分到深夜11点半,整整20个小时的“战疫”。
凤凰社区共有3个小区,常住居民3000户8000多人,工作人员只有16人。检查核酸检测的帐篷、重新规划安排各个点位、设置各类功能区、全面消杀……凌晨2点40分,留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值班的工作人员们刚一醒来就进入“战斗状态”,他们要在凌晨4点之前把这些事情全部做完。
“很快今天的疫情防控物资就送来了,物资分配是6点前的重头戏。”社区党支部书记李想说,从凌晨4点到6点,大家兵分两路,一部分人负责将当天领取的物资登记、分配到辖区的5个检测点位;另一部分人梳理、核对当天的“人员台账”,对照最新的通知要求重新归类排列,筛出重点人员、需要帮助人员和工作特殊需要在静态管理模式下外出的人员信息。
早晨7点开始,社区居民陆续来到点位开始做核酸检测,点位长徐强、李想等人迅速投入到核酸检测现场工作中。“大家的实战经验增长得很迅速,秩序越来越好。”上午9点,正在凤凰美地小区出口检查通行证的许加强告诉记者,9点后是核酸检测的一个“平稳期”,同时也是小区内各种保障工作和小突发的“上升期”。
“之前比较吃力,现在有一支‘生力军’帮了大忙。”中午11点20分,李想指着忙碌在社区里的志愿者说,中心城区进入静态管理后,宿迁市、区两级机关1万余名干部职工,第一时间奔赴第一线,就地转为志愿者。
从4月1日凌晨,陆续有30名志愿者加入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
“中午1点左右,再次核对社区的全体人员名单,确保不漏采一人,下午在完成采样和转运工作后,重点就是各类社区保障工作。”李想说,在30名志愿者加入后,凤凰社区成立了“生活保障小组”,协力解决社区各个居民的求助。
下午3点至晚上8点,社区16名工作人员再次兵分两路。一部分人负责协调物资、动态保障小区居民各类需求,另一部分人则回到电脑前,根据最新的核查、流调要求,将小区的8000人信息再次一一对照。
“晚上8点后我们会研究、部署明天的各项任务,安排好今天的值班人员。”李想说,部署完各项事宜后,他们会再次兵分两路,一部分人到社区中动态巡视,查漏补缺,另一部分人继续根据人员信息,挨个拨打流调电话,并确保有人值守在电脑前,预备接收市、区两级的最新部署指示,如果没有新的突发情况,除了当天的值班人员外,其他人可在深夜11点半左右各自回家休息。
记者 孙旭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