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常州:社会面疫情传播已遏制
2022-03-24 06:52: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作者:蔡炜 田博 唐颖  
1
听新闻

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4例,均在隔离管控区中发现

常州:社会面疫情传播已遏制

中国江苏网讯 3月23日,常州全市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4例,新增病例均在隔离管控区中发现,意味着社会面传播势头得到遏制。常州正紧紧抓住疫情处置关键窗口期,并通过云影像、大数据等科技战“疫”,筑牢疫情防控铜墙铁壁。

云影像全覆盖,“黄码”定点医院诞生龙凤胎

3月22日上午,常州“黄码”定点医院市七院传来好消息,医护人员顺利接产一对龙凤胎宝宝,成为该院作为“黄码”定点医院后迎来的第11位宝宝。

无缝衔接患者诊疗、影像信息,这得益于常州“智慧健康云”建设,实现全市医学影像数据汇聚、互通、开发应用。作为国家级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及产业园建设首批试点城市,常州在全省率先建设智慧健康云,创新设立“运管分离”新模式,基于区块链和可信计算打造数据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健康医疗数字化资源服务,全省已有125家医院接入影像平台。

常州市卫健委党委书记、主任何小茜介绍,常州统筹医疗资源,疫情防控和医疗保障两手抓,日常诊疗和云端服务双向优化。对于确诊患者,实行“一人一策”精细化治疗。实行中西医并重、中西药并用,并根据孟河医派古方研制“清瘟防疫饮”“本草避瘟散”等预防性中药饮片处方,确诊患者中医药使用率达100%。确保医疗资源最大化,常州院前急救和院内急诊正常开放,全市13家互联网医院近50个专科提供“互联网+”医疗服务,涵盖线上咨询、慢病复诊、健康宣教等服务内容,全市97家公立医院云影像服务实现了全覆盖,减少患者奔波,降低传染风险。常州共设置了3家“黄码”定点医院,其中市七院仅用17个小时就全面完成改造并启用,已接诊患者2078人次。

高科技显身手,人工智能让防疫更精准高效

核酸检测、户外消杀、信息服务,高科技无处不在。

“请注意,核酸检测点一米间隔。”在西太湖翡丽蓝湾核酸检测采样点,一架无人机“现场喊话”,监测视频图像同步传输到武进治安防控云平台上,“云督查”让现场管理更规范、高效。

本轮疫情防控战线长、基层压力大,为一线工作者“减负”迫在眉睫,“机器战队”火线入列。在光伏产业园内,防疫消杀机器人代替了人工作业。形似“小坦克”的机器人,仅10分钟便完成了约5000平方米的现场消杀作业。

数据赋能,让网格员告别表格式防疫。武进高新区自主研发AI智能核酸登记系统,只需“扫一扫”就可线上完成核酸检测报备,实现精准管理的同时确保“应检尽检、不漏一人”。相比较传统网格员上门摸排、电话问询等方式,95%的筛查工作可由AI系统替代完成,提高了工作效率。武高新管委会办公室信息中心袁栋介绍,通过人脸识别等技术信息上报并经AI比对结果正常后,相关人员才能进入厂区、宿舍区或工地,研判结果还可为推进复工复产、疫情跟踪等提供依据。

“科六条”硬支撑,防控与创新发展两手抓

入夜,常州博闻迪医药实验室灯火通明,企业研发的便携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可用于自行快速检测,销售量达几百万份,销往德国、日本等10余个国家,成为常州首家商务部出口“白名单”试剂生产企业。董事长刘凤鸣告诉记者,这次疫情防控凸显了精确诊断的重要性,目前企业正在积极引进国际最前沿的分子诊断产品,力争成为生物医药产业新秀。

常州市科技局3月23日发布科技支撑疫情防控“科六条”,快速启动防疫攻关专项,2022年常州市科技计划指南中,生物医药领域的企业培育和科技项目优先立项支持。为积极围绕疫情防控开展相关技术研发、产品生产或对参与疫情防控一线的科研人员给予优先推荐申报,鼓励企业科技战“疫”创新转型,支持企业为疫情防控需求提供技术转移,并创新业态、创造范式,引领“零接触”“少接触”的“在线”生活、生产方式,减免市级以上科技创业载体的中小微企业的承租租金。

常州市副市长蒋鹏举介绍,为更多科研工作者、科技企业、科创产品提供政策支持,从资源共享到专项攻关,从零接触科技服务到全球“揭榜挂帅”,做到疫情防控和服务创新发展“两手硬”。

标签:
责编:孟涛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