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频萍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名单,共计200个高校教师团队获得认定,其中江苏共有22个高校教师团队上榜,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的优秀教师团队,在各自研究领域大力开展重大基础性研究、原创性研究、前沿交叉研究,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不断攀登。
坚持原始创新,
在国际前沿赛道奋力奔跑
苏州大学“纳米材料科学教师团队”瞄准科技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聚焦“卡脖子”技术,开展前瞻性、基础性、原创性研究,在光催化及高性能光电器件、纳米生物医学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国际领先的原创成果,累计获得科研项目542项,总经费逾8.17亿元;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等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40余项。
“不管是前沿科学还是新兴的产业领域,都是以纳米技术为基础的,它覆盖了人类的每一个领域,是未来战略性核心创新技术的基础。”团队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院士、苏州大学教授李述汤认为,每做一个科技产业,都要把这种核心技术、“卡脖子”技术、创新技术牢牢抓在自己手上。因此,李述汤回国后目标就是创建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高水平研究机构,瞄准能源、生物医学、环境、通信四个方面的国家需求,布局有机光电材料与器件、碳/硅纳米材料与器件、纳米生物医学技术、结构化功能表面与界面、材料模拟与材料基因组五大研究方向。
用原创赢得产业先机,团队自主设计制造了我国首条G2.5OLED真空蒸镀生产线,填补了OLED生产线装备国产化空白;利用自主装备,研制了效率达到国际最高水平的白光OLED照明面板,并实现了OLED健康光源的量产,实现了科研“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撬动区域产值数百亿元,有力助推战略性新兴产业跃升。“团队下一步的计划是围绕‘四个面向’,聚焦‘碳达峰碳中和’和‘健康中国2030’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瞄准纳米科技领域的共性关键科学问题和重大产业技术瓶颈聚力攻关,助力国家纳米科技产业崛起,打造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纳米科技研发中心,成为国家可信赖的战略科技力量。”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生物学交叉学科教师团队是南京大学在交叉学科建设方面先行先试的团队。“化学生物学是用化学原理和工具去探索和解决生物学、医学上的问题,这是一门近10年来国内外发展非常迅猛的新兴学科。”团队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子建教授说,团队成员与学科一样充满朝气,除个别资深教师外,团队活跃在化学与生物医药交叉领域的20多名优秀人才都在三四十岁左右。
团队聚焦化学与生物医药前沿领域开展交叉研究,探索生物大分子与化学小分子的作用机理,为开发新颖药物、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途径,以科技服务大健康领域,承担多项国家重大、重点科学研究项目,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研究突破。
郭子建告诉记者,与过去研究不同的是,团队年轻人科研目标导向非常清晰,“或面向国家战略需要,或面向地方产业需求,有的放矢地做有价值的科研。” 更让他感到欣喜的是,年轻人在交叉领域的讨论和合作方面展现出空前的活力,大家不仅在基础研究上协同攻关,还为这门年轻学科在课程建设上做了很多有益尝试,将化学生物学的前沿内容吸纳到教学实践中。郭子建说,“育人、树人”是与科研并重的头等大事,接下来,团队将传承戴安邦等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严谨治学、服务人民的崇高精神,在青年学者中大力倡导扎根祖国、把个人理想同祖国前途、民族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价值观,为学校、为国家培养更多具有科研精神和创新潜能的建设人才。
聚焦国家战略需要,
在关键技术领域攻坚克难
如何提高航空发动机的能量转化效率,是航空发动机的一项核心关键技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毛军逵教授领衔的“动力系统能量高效利用教师团队”长期服务于航空发动机自主可控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是我国航空动力系统能量高效利用领域的先行者和引领者。
毛军逵告诉记者,随着航空技术的迅速发展,中国开始探索航空发动机领域的一批前沿技术,“不同于测绘仿制,我们要进行自主设计,就需要长期地深入开展基础研究。”他举例说,航空发动机核心关键部件之一的涡轮,一方面被高达2000K以上的高温燃气直接冲刷(远超高温耐热金属1200K-1400K的安全极限工作温度);另一方面它还以每分钟上万转的速度在高速旋转,小小的涡轮每1克重量可能就要承受约1吨的拉力。
“在这样恶劣的工作环境中,不仅要保证涡轮持续不断地输出功,还需要满足几千甚至上万小时寿命的设计要求,冷却技术相当复杂。”毛军逵说,团队提出了基于旋流的双层强化冷却新技术,不仅显著提升了冷却效果,还大幅减少了冷却空气用量,有效提高了涡轮寿命。该成果得来不易,毛军逵早在读博期间就开始摸索该问题,直到他带领团队科研攻关,研究长达10余年,“从内部最小的旋涡组织,到整个流路设计,不断突破,实现了基础构思、原理验证、工程实现全链条的螺旋式发展。”毛军逵说。
综合应用不到1毫米的双层狭小多腔构型、涡轮叶身内外数百乃至上千个冲击和气膜小孔,来协同控制好旋涡——这一创新设计思路已经应用于我国多种类型发动机的设计中。“航空发动机的性能提升,很大程度上都是依赖于涡轮等热端部件的高温耐受能力,因此发展高效冷却技术,为国家攻坚尖端科技,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是我们团队每个人的责任。”毛军逵表示。
近年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教师团队潜心大气科学基础研究,围绕大气环流及其动力过程、季风与海陆气相互作用、数值模式与气候预测、气象资料处理与同化应用、中尺度气象与台风、气候变化与区域响应等大气科学前沿领域开展研究。“极端天气气候在全球范围内频繁出现,相关研究涉及由大气、海洋、冰雪、陆地表面和生物圈所组成的复杂气候系统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非常具有挑战性。”团队带头人陈海山教授告诉记者,团队成员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教育部特聘教授等国家省部级人才20余人,面向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国家重大战略开展联合攻关,获批江苏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在NUIST地球系统模式、季节内振荡的动力机理和延伸期预报、气候预测基础理论和方法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产出系列原创成果。
陈海山表示,接下来团队将以黄大年教师团队为楷模,坚守气象人的初心,勇担气象人的使命,聚焦大气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攻坚克难;团队将进一步强化立德树人,致力培养气象行业的优秀人才,为我国的气象科技创新和气象教育不懈努力奋斗。
推动科技产业融合,
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南京农业大学陈发棣教授领衔的菊花遗传与种质创新教师团队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产业迫切需求,针对菊花重要性状形成机制不明、主栽商业品种单一、抗耐性差等关键问题,开展攻关。“目前团队建有国家菊花种质资源圃,收集保存了5000多份菊花资源,团队利用常规杂交、远缘杂交结合分子辅助选择,育成园林小菊、切花菊等系列优质抗逆新品种,满足了品种多元化需求,为‘中国花’用‘中国种’提供了重要支撑,6个品种实现出口。”陈发棣介绍。
立足基础科学,团队从植物基因中寻找到现代农业的“金钥匙”。团队创建了“品种+产品+旅游”一体化“南农菊花”推广模式,菊花新品种已在全国20余个省市大量推广应用,打破了商业菊花品种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为推动我国菊花品种更新和产业升级作出了积极贡献。陈发棣表示,团队将坚持四个面向,努力将团队建设成花卉领域科技创新高地,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围绕我国传统名花(菊花)全产业链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突破我国传统名花种业“卡脖子”技术,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让“中国花”在乡村振兴中绽放异彩。
生活中常见的旋涡、课本上复杂的公式与高精尖的航空发动机冷却技术产生联系、项目组里参与的设计方案在工业部门得到应用和工程化——这是南航“动力系统能量高效利用教师团队”给学生带来的兴奋和感动。毛军逵说,基于南航的科研训练平台和本硕博贯穿式培养体系,团队会面向低年级的本科生发布科技创新题目,让大家在项目参与中直观地感受科研,切实体会课本基础知识和工程设计的融合,“他们不仅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更将所学与国家重大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毛军逵感到自豪的是,学生们在毕业后大多选择投身国家需要的重点行业,“比如本科跟着我参加‘挑战杯’大学生科创竞赛的学生江华,保研后攻读硕士学位时,还没有毕业就早早地被中国商飞提前锁定,相邀入职。”
近年来,南航“动力系统能量高效利用教师团队”为20多型发动机/飞行器研制提供重要支撑,对推动国家重大科技工程和重大型号研制作出了突出贡献。“团队成果得益于学科带头人宣益民院士的指引,以及团队老中青传帮带的长效机制。”毛军逵说,正是有宣院士这样甘于奉献、长期为祖国科研艰苦奋斗的大师引领和率先垂范,这个平均年龄40岁的团队才能步步前行。他告诉记者,团队接下来要继续发挥国防七子与行业紧密协作联合攻关的优势,进一步加快解决国家的核心“卡脖子”关键技术,全身心地培养好祖国航空发动机事业未来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