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盐城东台条子泥湿地,北京林业大学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杨洪燕和同事们穿着胶鞋,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泥滩上。这是该中心“拯救勺嘴鹬”项目小组春节前最后一次下滩取样,当天要采集6条样线42个样站的底栖动物,进行勺嘴鹬食谱研究。
冬日的条子泥湿地,愈发开阔、寂静。杨洪燕背着双肩包慢慢向取样站靠近,距离5米时用手中的“鱼竿”将方形取样器吊起,距离2米左右时迅速放下,一个大小固定的样方被隔离出来。紧接着,她抄起抄网将样方表面四五厘米的泥土捞起,筛洗、装袋、封存、标记……一份混杂细小泥沙的底栖生物标本就收集成功了。
“你看,这个小点是一只9毫米的小虾,这个是勾虾,这个是小蛤,这些都是‘小勺子’最爱的食物。”杨洪燕指点着兴奋地向记者介绍。
“小勺子”,是人们对全球极危生物勺嘴鹬的昵称,因其喙酷似勺子。“勺嘴鹬体型很小,大概只有人的拳头大,却能完成每年两次、每次近万公里的迁徙壮举。”杨洪燕告诉记者,全球现存勺嘴鹬仅600余只,它们在西伯利亚苔原上筑巢繁殖,每年7月下旬到11月上旬,会选择条子泥作为南迁途中的停歇地,在这里完成增重和换羽。萌态可掬的“小勺子”们在条子泥湿地这座“自助餐厅”里自由地“干饭”,从“红勺子”变成“白勺子”,再变成“胖勺子”,然后启程飞往东南亚或热带地区越冬。来年春天,它们返程中仍会来到条子泥作短暂停留。
随着全社会湿地生态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勺嘴鹬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和喜爱。去年6月,它还成为全国第五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代言人”。
潮涨潮落,高潮线和低潮线之间露出的部分是勺嘴鹬主要的觅食地。杨洪燕在这条长长的滩涂上设了200个底栖生物取样站,希望为保护勺嘴鹬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建议。比如这项食谱研究,她和同事已经进行了2年。“根据先期数据可以发现,条子泥湿地蕴藏着丰富的底栖生物,是鸟类的‘大饭堂’,像勺嘴鹬喜爱的节肢动物,数量十分突出。”杨洪燕表示,相较之前使用单纯计数的方法来了解勺嘴鹬生活习性,这项研究已经有了很大突破。
为了获取最详实数据,杨洪燕长期驻扎在条子泥,每年有七八个月在野外取样,因此被晒得黑黑的。她调侃自己是“属鸟”的,习惯了风吹日晒。“上学的时候,我这个鸟类学方向的学生被同学们称为‘鸟人’,所在研究团队被称作‘鸟组’。而且我名字里‘洪’有水的意思、‘燕’也是一种鸟,注定我要和水鸟结缘。”杨洪燕笑言。
1月25日,新年临近。杨洪燕收到一份特别的“礼物”——北京林业大学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研究中心关于2021年条子泥及周边科学考察报告出炉,报告内容显示,去年条子泥湿地最少支持了92种、30万只水鸟在此停歇,种类和数量较2020年均有所增长。“这说明,条子泥生态环境持续向好,能够为迁徙的鸟儿提供更加优渥的条件。”
杨洪燕计划未来至少十年都待在条子泥湿地,从事勺嘴鹬食谱、进食方式研究以及其他保护工作,希望在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大背景下,在政府、科学家、国际保护组织共同努力下,“小勺子”逐步实现种群复壮、不再濒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