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讯(通讯员 友萱 记者 陈咏)“我很感恩帮助过我的人,很享受现在的生活状态。新年第一天,能够力所能及地帮一帮患者,真的感到快乐,也很充实!”1日,扬州友好医院(油田总院),57岁的姚德海和往常一样,一大早就从家里赶到十几公里外的医院,接应、导医、引路、抬上抬下,帮助病人就诊,开始一天的“义工生活”。
记者了解到,姚德海是江都昭关人。从2017年开始,他就来到给他第二次生命的友好医院当义工,今年已经是第6年。听到急救车的声响,他便会动作娴熟地接应病人。不熟悉他的人想不到,他是个接受过肝移植手术的人。“我的命是‘捡’回来的。‘重活’20年了,想到这个,心里就会感恩所有曾经帮助过我的人。”姚德海对记者说。
2002年10月20日,是姚德海“重生”的日子。那年,姚德海37岁。在北京打工时,被查出病毒性乙肝,此后情况越来越严重,发展到肝硬化晚期。当时他已反复出现腹水,也做过脾脏切除手术,同时出现肝昏迷等严重症状。通过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患者的移植手术取得成功,获得了第二次生命。据悉,这也是该院第一例肝移植手术。
手术后,姚德海的身体恢复得很快,逐渐回归到正常人的生活轨道,“从那时起,我就想今后一定要用好的身体,来回报关心过我的医护人员,回报关心过我的所有亲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