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树立大质量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1-12-17 07:18: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强调建设质量强国。2021年第四届中国质量奖评选结果揭晓,博世苏州荣获中国质量奖,11家组织荣获提名奖,我省获奖企业总数最多、占比最高、门类最全、覆盖最广。徐州、泰州、南通市海门区相继获得国务院质量工作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督查激励……放眼望去,江苏在质量“高原”上打造出一批质量“高峰”,质量竞争力持续保持全国领先。

省质量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兼办公室主任、省市场监管局局长朱勤虎表示,全省市场监管部门将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围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会同相关部门加快质量强省建设,大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统筹推进质量基础设施建设,为我省打造国内大循环重要战略支点、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强劲支撑。

建设质量强省, 构筑质量共治格局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质量工作,强调要大力实施质量提升行动,强化标准引领,加强品牌建设,推进质量强省战略——

省委省政府陆续印发了《江苏省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关于加快质量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省政府成立由主要领导担任主任的省质量发展委员会,去年省政府召开首届江苏质量大会,对建设质量强省作出新的部署。2021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培育发展江苏制造知名品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将自主品牌建设列入五大重点工程之一,作为今后五年的重点工作。

年年谋划,层层推进,多策并举。江苏正以“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新格局,凝聚起推动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质量总体水平明显提升。

部门联动实施品牌战略。2020年,省质量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出台《关于打造“江苏精品”品牌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建立“江苏精品”认证制度,共发布150个“江苏精品”。省工信厅大力推进智能制造,省住建厅着力打造“江苏建造”品牌,省交通厅不断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质量,省商务厅培育发展国际知名品牌,省文旅厅扎实推进旅游质量提升,省卫健委推动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省市场监管局不断深化“一平台一品牌”建设,狠抓条块合作协议各项任务落实。

创新创优推进质量强市建设。江苏有计划、有步骤、全方位、大力度开展质量强市活动,积极参与“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展现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南京、无锡、南通、苏州、扬州5个城市获正式命名,7个设区市通过陈述答辩并获批创建,数量居全国之首。

质量主体作用有效发挥。质量兴企、质量强企扎实推进,涌现出一批崇尚质量、追求卓越、走在前列的优秀企业。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荣获第四届中国质量奖,好孩子集团有限公司等11家组织获提名奖。持续开展了10届省政府质量奖评选,累计78家组织和个人获得省长质量奖。

质量制度创新不断突破。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深入推进,3个阶段229项工作任务已完成219项;积极探索在设区市建立党委质量工作督察制度,为全国质量工作顶层设计提供“江苏方案”。

质量基础设施强力推进。全省累计主导制定国际标准88项,主导和参与制定国家标准5953项,主导制定ISO、IEC国际标准累计92项,总数均位居全国前列。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数量居全国首位,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工作全面开展,涌现出南京“质量小站”、泰州“泰检易”等典型。

推进制度创新,产品质量显著提升

走在马路上,不管迎面而来的是什么品牌的汽车,里面几乎都有来自博世苏州的零部件。博世苏州相关负责人介绍,博世苏州在中国开创性地发展了“Q4.0质量管理模式”,即通过数据驱动、全价值链协同、智能化支撑,实现卓越质量。凭借“Q4.0质量管理模式”,博世苏州成为荣获中国质量奖的首个外资企业。

参天大树的挺拔苍翠,离不开肥沃的土壤。博世苏州的亮眼表现,是我省产品质量总体水平显著提升的一个缩影。最新数据显示,全省制造业产品合格率达到95.2%,保持稳中有升态势;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合格率连续3年达全国平均值以上。首届质量大会召开以来,全省150多个行业、300多个产品和5000多家企业持续开展六轮质量提升行动,围绕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大力实施质量攻关、质量比对和质量合格率提升三大工程,南通高端纺织、连云港高性能纤维、泰州生物医药等7个项目入选首批长三角质量提升示范试点建设。

创新是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累累硕果”的取得,离不开制度的不断创新。出台全国首部缺陷消费品召回管理地方性法规、首创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并在全国推广,江苏用不断创新,织牢织密质量发展“保护网”。不仅如此,今年5月,我省在全国首家成立省级企业首席质量官协会,目前全省首席质量官达到3.4万名。

今年以来,我省开展制造业专项质量提升。加强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建设,新增实验室3家,累计达22家。提高原材料供给质量,先进碳材料、纳米新材料产业集群入选首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积极推动首台套装备研发,9个项目获得2021年国家首台套保险政策试点。

工程质量保持领先,获奖数量居全国首位

11月23日,我省交通运输行业“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建设研究联盟”揭牌成立。今后,联盟将以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为宗旨,以推进工程建养技术水平持续提升为己任,助力交通强国品质工程样板建设,促进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创建。

联盟的成立,是江苏持续发力工程建设质量的剪影。截至目前,全省“鲁班奖”“詹天佑奖”“大禹奖”累计获奖数、交通运输部“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创建示范项目数、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数等均位居全国第一。

今年以来,我省持续巩固工程质量提升行动成果,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在全省全面执行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工程质量安全手册、五方责任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等制度,组织编写《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状况白皮书》;推进住宅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试点,南京等5个市开展试点项目44个,保险金额共计106.36亿,保费累计约1.56亿元;发布《江苏交通品质工程样板2021年工作要点》及任务分解,推动交通强国江苏品质工程样板打造;印发《江苏省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我省加强工程质量监管。全省公路水运重点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覆盖率100%;上半年对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农村公路路基等实体工程实施了3次抽检,总体抽检合格率分别为98.17%、96.36%、96.8%;沿江沿海码头工程、内河船闸等水运工程总体抽检合格率为91.4%;全省重点公路水运工程质量优良率达到100%。全省水利基建工程100%接受质量监督,大中型水利工程项目竣工验收率达91.5%,质量全部合格。截至10月底,开展房屋市政工程管理监督巡查49148次、监督抽测18906次,发现违法违规问题1265起、违反强标问题2166条,下发质量问题整改通知单18902份,局部暂停施工通知834份。

服务质量逐年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名列前茅

5月31日凌晨,苏州东吴物业所服务的苏州某项目1653房间喷淋爆管,值班人员第一时间收到物联平台推送的喷淋泵启泵信号,用最快速度赶到现场处置,成功避免了一场水患。这场“救援”如此及时,得益于东吴物业自主研发的“苏东吴智慧服务平台”。东吴物业品管部经理唐庆华介绍,在“物业+互联网”建设的帮助下,公司实现了服务流程标准化、服务标准可视化、管理过程透明化,极大提高了品质管控效率。今年东吴物业首次跻身中国质量奖提名奖。

服务业的质量,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2018年、2019年,江苏公共服务质量监测排名连续两年位列全国第一。

我省内需市场十分庞大且潜力巨大,全面提升江苏服务质量水平、增强产品和服务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将有利于进一步激活消费需求、释放消费潜力。我省持续开展服务业质量提升专项行动——

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侵害消费者权益案件查处工作的通知》,围绕房地产租售、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家用汽车消费、新型家政服务等领域突出问题,加大对消费欺诈、侵犯消费者个人信息、退换货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等行为的查处力度。深化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提升,在全国率先出台《江苏省老年病医院基本标准》。强化旅游企业培育,12家景区列入2021年度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名单。建成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4家、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7家、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60家。

江苏风景宜人,文旅资源丰富。如何让游客玩得放心?我省加强旅游服务质量监管,在全国率先出台《江苏省旅游投诉警示机制》,畅通旅游投诉渠道,及时妥善处理游客诉求,今年前三季度,共受理旅游投诉3211件,为游客挽回经济损失188.11万元。开展2021年度文化和旅游市场“红、黑名单”认定工作,分两批次对83家文化和旅游市场主体列入“红名单”、11家文化和旅游市场主体及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列入“黑名单”,并实施奖惩。发布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和“不合理低价游”典型指导案例22个,7个案例被文化和旅游部收录发布。

追求质量,永无止境;质量强省,任重道远。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时期,我省将深入实施品牌发展战略,鼓励和引导企业争创中国质量奖、省长质量奖,打造“江苏精品”区域公共品牌,计划认证1000个“江苏精品”。全面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深入开展重点产业质量提升行动,围绕我省50条重点产业链、30条优势产业链、10条卓越产业链开展质量攻关、质量比对,推动主要产品质量水平进入国际国内先进行列。

标签:
责编:戴雨扬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