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通海安中心城区的东南方向,有一片9.8平方公里的土地。三年前,这里大片的土坑塘不是黄泥裸露,就是杂草丛生。三年后,这张白纸已经绘就美丽的画卷,一片片农田水塘,蝶变为高颜值的“城中湖”;高标准建设的道路纵横交错,大中小学、医院、创新产业园以及各项基础配套,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记者从上湖创新区管委会了解到,2022年春节前,这片崭新的区域将全方位面向公众开放。
定位“海安城市副中心,创新智造新高地,生态宜居幸福城”的上湖创新区,自其诞生之日起,就站在了一个非常高的起点上。
海安市委、市政府选择苏州城市规划设计院担纲总体规划,希望以苏州的金鸡湖、独墅湖等成功的湖区开发为蓝本,为上湖构建一个美好未来。“编制过程集思广益,邀请了很多高水平设计单位和企业参与,全国排名前20位的房企,有一半以上都曾为上湖规划出谋划策。”上湖创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杨治介绍。
2018年5月,上湖创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通过评审。以上湖为中心,创新区构筑了四大功能板块:北部创新创业板块、东部科教文创板块、南部国际合作板块,以及西部医疗康养板块,周边分别设置四个生态居住区,并配套邻里中心、服务设施等。
在上湖创新区的规划中,创新创业板块是重中之重。2019年5月8日,中国科技开发院会同其战略合作单位神州通集团进驻上湖创新区,帮助其构建完善的科创生态圈。
今年4月15日,总投资18亿元的上湖中科创新广场一期工程孵化基地开园运营。象大人工智能、中科蓝海智能视觉等首批17家企业入驻。未来这里可以接纳120家科技企业入驻,聚集各类创新创业人才3000多人。
据南通中孵创新孵化器管理有限公司常务副总黄维介绍,中国科技开发院在上海、南京等地建了30多个孵化器,上湖中科创新广场孵化基地是除昆山外唯一一个位于县域的孵化器。他表示:“选择上湖创新区,首先是看中了海安的枢纽优势。”上湖创新区距海安火车站约3公里,距沈海高速海安出口约1公里。随着沪苏通铁路、盐通高铁开通,上湖创新区全面融入沪宁一小时经济圈。“上湖创新区自身条件比较好、规划起点高,南通理工学院等高校进驻以后,产学研结合的氛围越来越浓。”黄维说。
目前上湖创新区的产业生态已初具雏形:孵化基地已开园运营,同方飞立科创园加快建设,太原理工大学海安产业研究院、中科院金属所分析检测机构等一批科创型及科技服务型项目相继签约落户。随着“枢纽海安-科创新城”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上湖创新区将加快建设成为海安市科技创新策源地、人才创新创业首选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集聚地。
对于海安市民来说,更直观的感受是美不胜收的上湖创新区风景线。区域内规划绿地面积达2673亩,人均绿地面积17.8平方米,环湖绿色覆盖率高达45%。这里,已经成为市民、游客感受“快城慢湖”的城市绿心。
上湖建设之初,就明确以“创客、中青年高端商务人士、大学生、游客、儿童、常住居民”为主的六大目标人群,基于目标人群的需求,规划混合型用地布局,系统考虑各类载体服务半径和服务能力,确保城市功能体系完备、就业居住消费人口比例协调。
与景观建设同步推进的,是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区域内主要路网体系已经形成,新生幼儿园、开发区实验学校、四星级立发高级中学已建成,未来还将建设3所幼儿园、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以充分体现海安“教育之乡”的特色。已建成南通理工学院新校区,明年在校生规模有望突破1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