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洁 于锋
“奥运会上最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人生中最重要的不是凯旋,而是奋斗!”
在不久前闭幕的东京奥运会上,中国健儿收获了38金32银18铜的好成绩,打破4项世界纪录,创造21项奥运会纪录,在多个项目上取得历史性突破。他们以精湛的竞技水平、高昂的战斗士气和顽强的意志品质,为“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添上最生动的注解。
顽强斗志,超越自我
赛场上,战况瞬息万变,胜负刹那转换,但那股“从心底燃起来的中国力量”始终激荡在中国运动员的心胸,激发他们以顽强的斗志去战胜自我,超越极限。
顽强,是面对危局,迸发惊人力量,实现胜利逆转。
7月25日晚,东京奥运会男子举重67公斤级的抓举比赛结束,夺冠热门、中国运动员谌利军两次失误,抓举成绩落后对手6公斤,暂列第四。
谌利军压力巨大。5年前的里约奥运会,22岁的他因腿部抽筋而含泪退赛。这一次在东京,他不想再留遗憾。拼了!挺举较量中,面对竞争对手的抢眼表现,谌利军第二把直接加重12公斤。只见他凝神聚力,一把举起187公斤,不但打破了奥运会纪录,也为中国队摘下金牌。赛后接受采访时,这个湖南汉子流着泪说:“每多举一点重量,我的信心就增强一分。再也没有挫折可以吓倒我!”
顽强,是面对挫折,不气馁消沉,用胜利证明实力。
东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担任中国队旗手的江苏跆拳道名将赵帅,在跆拳道男子68公斤级半决赛中不敌英国名将辛顿。出师不利,这位里约奥运会的冠军没有被挫败击倒。他顶住巨大压力,调整心态,树立信心,抵挡住韩国选手的强势挑战,最终斩获一枚铜牌。虽然没有再拿金牌,赵帅对自己的“东京之旅”却并不感到遗憾,他说:“赛场上,我有不服输的精神,遇到挫折时,敢于站起来!”
顽强,是面对强手,缩小差距,用优异的表现超越自我。
田径女子800米决赛中,中国运动员王春雨以1分57秒00的成绩获得第五名,距离冠军成绩只有1秒多的差距。尽管没有赢得金牌,王春雨却赢得了突破:她是首位奥运会女子800米决赛的中国选手;她的成绩和冠军只有1秒多的差距,已跻身世界一流水平;1分57秒是她的个人最好成绩,比里约奥运会上的2分04秒05提高了一大截……
超越自我,才能超越对手。奥运开幕前夕,王春雨用手机记录下这样一句话:没有什么比梦想更值得坚持。她说,自己和欧美顶尖选手固然有差距, 但是,“我相信自己有一天会战胜她们!”
不问终点,全力以赴
站在奥运赛场,我们不以金牌多少论英雄,“生活中重要的不是凯旋,而是奋斗”,这一奥林匹克的永恒旋律,将真正的奥运精神埋入每个人心中,激荡在赛场内外。一个个拼搏瞬间,在这个夏天停留在人们的记忆深处。
拼搏是跌倒了爬起来,继续往前走。
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的00后体操选手芦玉菲,在高低杠的比赛中面朝下掉下了器械,重重地摔在垫子上。就在观众为之揪心之时,芦玉菲站起来后重新调整好状态,面向评委问了一个问题:“我还可以再翻吗?” 让大家瞬间记住了这个倔强的姑娘。在翻腾滚跃中,中国运动员展现出别具张力的生命力。
拼搏是自我的突破,无关输赢。
24岁的江苏健儿何冰娇获得奥运会羽毛球女子单打第四名,在她的此次东京之行中,有一幕让人印象深刻。在羽毛球女单八分之一决赛中,何冰娇的对手、美国选手张蓓雯在比赛进行到第二局时突然受伤倒地,继而因伤退赛,不战而胜的何冰娇却泣不成声。在赛后接受采访时,她坦露心声,原来哭泣是因为没能跟对手来一场真正的比赛,她不想看到对手以这样的方式离开赛场,“如果可以的话,我想好好跟她拼完这场球。”
拼搏是不问终点,全力以赴。
在东京湾,“铁姑娘”辛鑫训练完之后背上爬了很多虫子的视频,让人触目惊心。10公里马拉松游泳项目,一向被称为“勇敢者的游戏”,因为在自然环境中游泳,选手会受到海浪、水温、天气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辛鑫此前就曾遇过水母的袭击,身上被咬得又疼又痒,夜里两三点都没法睡觉。一般短距离游泳运动员一天训练量在3-4公里,长距离运动员训练量在8公里左右,而辛鑫一天的训练量则是15公里。当初从800米自由泳改练10公里马拉松游泳项目时,辛鑫的抉择曾被很多人不理解。而正是在她的不懈努力下,中国在公开水域项目上有了唯一的世界级选手。赛后,对自己的成绩并不满意的辛鑫留下“让你们失望了”的留言,网友们却纷纷力挺:“世界第八,我们为你骄傲!”
心中有梦,奋力逐梦
东京奥运会上,中国选手心中有梦、奋力逐梦的姿态,定格在世人心中,展现了奥林匹克运动最迷人的特质和最动人的力量。
34岁的江苏老将吴静钰,在跆拳道领域已经“封神”,她为中国跆拳道队拿到过历史上第一枚亚运会金牌,还在北京奥运会、伦敦奥运会上两次斩获金牌。
功成身退的吴静钰本可以享受岁月静好,但她却在2017年生下女儿半年后毅然回归。面对孕产造成的身体机能退化的现实,她也没有退缩,并一路披荆斩棘走到东京奥运会赛场。虽然吴静钰最终没能在东京奥运会上重回巅峰,但她已经是自己人生的英雄。
在梦想和热爱面前,放弃比坚持更难,这是吴静钰,也是“亚洲跑神”苏炳添、“新科蝶后”张雨霏内心真实的写照。
在2015年以前,苏炳添起跑时右脚在前,枪响之后,左脚首先向前迈出。而世界上多数顶尖短跑运动员在起跑时均为左脚在前,枪响后右脚首先迈出。为了跑进10秒大关,实现全新突破,2015年,苏炳添决定改变起跑脚。
“就像你刚开始是用右手拿筷子吃饭,突然间变左手,你夹都夹不到,我记得当时连起跑怎么发力都完全不会。”
更改技术,意味着重塑自己的运动系统和肌肉记忆。不改,没法突破自己现有成绩;改,未知的将来和自我博弈的痛苦时刻相伴。
张雨霏在更改技术期间,不仅发现了自己的天生缺陷——脊柱侧弯,还因为一段时间里成绩不升反降而陷入怀疑、痛苦、自我否定之中。
在一次次希望与失望之间的辗转之后,迎难而上的他们终于收获了喜悦的果实。在东京奥运会上,“老将”苏炳添跑出9秒83的好成绩,创造了黄种人的历史;年轻的江苏小将张雨霏则收获了两枚金牌和两枚银牌,成为这一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拿到奖牌数最多的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