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涵盖132幢居民楼、514个单元、6600多户,封控期间涉及总人数1.4万余人的景明佳园,于8月14日上午10点正式解封。
在这个位于南京市雨花台区的超大型保障房小区里,付建芳和24名“战友”坚守着一间小小的超市,已连续“加班”14天。
留下了,那就一起“战斗”吧
47岁的付建芳,是华润苏果景佳村店的食品经理。“7月31日突然接到社区紧急通知:小区要进行封控管理,所有人员不得离开。”付建芳说,刚听到这个消息时,大伙都有点“懵”。很快,他们得到了确切消息——自7月31日起,对南京市部分区域疫情风险等级进行调整:雨花台区铁心桥街道景明佳园小区调整为中风险地区。
“大家别慌!不管发生什么情况,我们按照要求,服从命令,全员待命。”店长李正平迅速盘点了一番:门店连小时工在内共有50人,那天当班员工有25人,其中12人家住外小区。他立即召集所有在店员工传达苏果总部指令:严格执行政府的防疫命令,同时做好小区内1.4万人的民生保供工作。
事发突然,李正平根据经验预判,这时候不少居民会产生“囤货”心理。事实也如此——几分钟后,就有离得近的居民进店,要“包”下货架上所有方便面和火腿肠。付建芳急得大喊:“大家放一万个心!我们背靠苏果总部,肯定不关门、不断供!”
距离景明佳园7公里的华润苏果总部,迅速协调商品货源,7月31日当天就紧急配送了10立方米的米面粮油、蔬菜肉蛋、速冻水饺汤圆等生活必需品,应对小区居民急剧增加的采购需求。
“零食、饮料、泡面、蔬菜的配货量增加了三四倍,公司物流一天多配、随订随补,确保供应不断档。”李正平说,苏果发挥供应网络和物流体系优势,给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公司总部特别强调:不管什么商品,只要居民有需求,他们就第一时间联系物流或协调周边大店送来。
接下来的10多天里,付建芳和同事们吃住在店里,白天在一楼忙销售,晚上到二楼仓库打地铺。没人抱怨,也没人叫苦,她们清楚记得李正平当时说的那句话:“既然留下了,那就一起战斗吧!”
只要店开着,居民就不慌
封控14天里,这个小门店就像一个“泵站”,源源不断地向小区居民供应生活物资。
“配送车辆不能进小区,我们只能在门外广场卸货、用人力接驳运到店里。”付建芳说,广场到门店,大约100米距离,平时走走也就一两分钟,但是推着沉重的货物,加上穿戴防护服口罩面罩不能脱,这100米感觉走不到头似的。每天接货、运货、补货,工作量很大,搬完一车货,整个人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这些天,同事们手脚都磨出水泡,衣服从早到晚都有股馊味。
要保障小区供应,就不能让一个同事感染。“零感染”是底线,做好自身防护不添乱,才能全力保供。
防疫事无巨细,一整套“临时制度”商量着出台——门店从早上8点营业到晚上7点,每户居民每天可安排1人凭出入证到店采购生活物资;店员引导顾客有序排队,每批进店不超过30人,并做好测温、验码等工作;收银处设置一米线,门店有6台自助收银机和1台人工收银机,专门安排人员协助顾客结算,减缓排队压力;门店每天严格按照要求做4-6次全面消杀,重点部位如购物车、购物篮、收银台每隔两个小时消杀一次。
“包括配货篮,我们都是在店里做好消杀再让物流车带回去。公司送来的躺椅,还回去时消杀了好几遍,再仔细覆上薄膜。”李正平心里时时紧绷着一根弦。几天下来,同事们体力透支快到极限了,几乎站着都能睡着,但咬咬牙又继续扛,“加油!就当是年终大促封闭‘加班’吧。”
统计显示,小区封控的14天里,在内外部协同下,这个小门店克服重重困难,累计向景明佳园社区居民供应生鲜24吨、食品18吨,仅蔬菜每天就销售五六百公斤。在最累最艰难的时候,大家心里都坚守这样一个信念:“只要店开着,居民就不慌了。”
“大家”安全了,“小家”更温暖
“实话实说,现在就想好好睡一觉。”8月14日晚9时,付建芳在电话里不停打着哈欠,连说“不好意思,实在太困了”。
连续奋战半个月,对付建芳和同事们来说,“好好睡一觉”真的是一件特别奢侈的事。她们从早忙到晚,仓库成为“卧室”,临时找来货箱泡沫板拼一下就是“床”,被子是公司和社区送来的,几个人躺下就能“秒睡着”,顾不上身边蚊子飞来飞去。
“就是想家。”付建芳说,家离这儿不远,在雨花台高级中学附近。丈夫每天带着儿子一起来到小区门外,给她送些换洗衣服。隔着大门短短几分钟的相见,是她一天中最快乐最满足的时候。第一次这样相见时,丈夫隔着门叮嘱:“把工作干好,把自己保护好,家里的事情不用操心。”付建芳忍不住流下泪来。
每天的工作繁重而枯燥,有时还有些心理脆弱。这14天里,小区门口灯火彻夜通明,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马不停蹄,核酸检测、装卸货物、上门配送、跑腿取药……身边发生的一幕幕,让付建芳和同事们难忘,更给了她们一种力量。
“志愿者同志,你们辛苦了,车门没锁,累了可以上车靠一下。”封控期间,景明佳园小区一辆红色私家车车头雨刮器上夹着这样一张小纸条。车主是小区常住户张涛,他在家里透过窗户看到,许多党员社工志愿者顶着炎炎烈日在单元门前辛苦值守,而自家车子就停在楼下,干脆打开车门锁,让他们有一个可以歇歇的地方。担心第二天值守人员换人,不知道这个“休息站”,张涛就写了这张纸条。私家车变成爱心休息站,这桩“暖心事”被雨花台区下沉社区机关干部石明舟发到朋友圈后,立即刷了屏。
“这里的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付出、坚持、努力,大伙儿劲往一处使、战疫一条心,再大的困难都过得去。”景明佳园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居民风雨同舟、成了“一家人”。付建芳则笑着说,疫情期间守好这个小店,“大家”安全了,“小家”也更温暖了。
14天很短暂,14天也很漫长。疫情期间,正是因为无数人在各自岗位上坚守、奋斗,普通平凡但守望相助,将个人微弱力量汇聚起来,一点一滴,日复一日,凝为战疫必胜的信心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