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8月10日上午9点,伴随一声汽笛长鸣,“宝兰花号”在南京龙翔码头2号泊位缓缓靠泊……这是一艘外籍船舶,装载5000吨醋酸,计划停靠作业两天。
当前,平均每天有10艘次外籍船舶在南京港口作业,其装卸的生产原料、消费品以及粮食类物资,是确保企业运转、市场稳定供给的关键支撑。停靠码头期间,外轮专班人员如何工作、生活?交通运输执法人员如何严守南京“水上大门”?记者当天跟随“苏交执法宁001”号执法艇,在龙翔码头进行了实地探访。
非必要不登轮,非必须不下船
“这艘国际航线船舶是从釜山过来,今天上午到达,要在两天内完成5000吨醋酸的装卸,按照计划,船舶明天离港,船内船员、工作人员等共有20人,均不在本码头换班。”南京龙翔港口码头总经理邹景辉拿出船舶、人员行程轨迹、健康状况登记表,向执法人员介绍到港作业船舶的具体情况。
严把港口码头疫情防控关,筑牢“外防输入”堤坝,目前,该码头每天最多只接受1班外轮停靠作业。“我们要求,船上人员做到不下船,码头工作人员也不上船,同时采取电子化文件签署方式,做到不上船签文件,不进行纸质文件传递,避免码头作业人员直接接触船员。”南京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五支队八大队大队长朱国锋告诉记者,当前,港口码头对国际航线船舶,严格按照“非必要不登轮,非必须不下船”的原则,实施“无接触作业”模式。在完成卸货后,码头还将对接卸设备、作业场所实施全面消毒,对使用后的防护用品实行无害化处理。
为加强港口码头防疫管控,执法人员还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巡查,例如利用无人机“巡检”码头船-岸作业界面,还利用港口水上交通执法系统,远程对码头现场进行“勘察”,一旦发现存在异常情况,指挥中心立刻通知基地现场执法人员检查处置。
“外轮专班”人员严格闭环管理
全南京共有53个港口码头,其中,包括龙翔码头在内的涉外码头共有14个。
“涉外码头,是我们防控的重中之重,国内航线船舶与国际航线船舶的‘工作班组’是完全分开的,‘外轮专班’工作、吃、住,在单独闭环内,必须与其他人分开。”南京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五支队支队长闫冰介绍,为避免交叉作业,“外轮专班”人员全部集中居住在固定场所,隔一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每天测三次体温。
记者在码头现场看到,在距离“宝兰花号”轮约5米左右的位置,拉起了一道“警戒线”,“外轮专班”人员不可越过,不可进入内贸区域。据悉,“外轮专班”人员换班也有严格的规范要求,首先需进行14天的集中隔离,解除隔离之后还要按照属地规定再进行一轮健康监测,并按要求做好核酸检测。
自7月21日以来,南京港口码头的疫情防控工作从严从实,不断细化港口作业各项目的闭环管理。出动港口执法人员218人次,根据企业申请和承诺,暂停了4家港口企业涉外船舶停靠作业和两家港口企业的“船-船”过驳作业方式。各涉外港口企业共停靠外轮93艘次,港口企业登轮作业615人次,第三方服务业登轮82人次,登轮人员72小时核酸检测均为阴性,登轮作业人员疫苗接种率100%。7月21日起无外轮船员换班转运。
平稳有序,物资运输不断
“守好南京‘水上大门’,既为阻止疫情蔓延,也是为全市企业平稳运转、市场稳定供给创造有利条件。”闫冰介绍,南京水运运输的物资主要有三大类,包括煤炭、矿石、木片等企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以及社会消费品等大宗货物,还有大豆玉米等重要粮食物资。
今年上半年统计数据显示,全南京港口货物吞吐量为1.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为152.49万标箱。在确保疫情防控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的前提下,目前南京全市水运运输平稳有序,确保社会生产生活所需的必要物资运输不断。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南京将最初的5个内河水上“离宁通道查验点”优化调整为8个“船舶进出港管控点”——对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进港运输船舶和本市出港运输船舶,100%查验船上人员,须持健康码绿码、体温检测无异常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核查无误后,优先安排过闸,保障重点物资的运输通畅。
针对因临时交通管制而滞留的内河船舶,南京交通执法部门相关人士表示,将做好船民服务保障,为船民提供必要的生活帮助,代购生活必需品,免费提供生活用水,赠送防护用品等。同时协调属地商超、菜场和药店,为有需要的船民提供点对点配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