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 甜
“爸爸从事社区工作多年,他教会我耐心、细心;未婚妻和我都是基层工作的新手,我们彼此商讨困难,纾解压力。”张瑀是南京市雨花台区雨花经济开发区西寇社区的一名90后社工,谈起这几日紧张而忙碌的基层疫情防控工作,他感叹同在社区抗疫一线的家人给予的鼓励和帮助。
踩着凌晨的月光回家,踏着清晨的朝霞出门,自疫情以来,张瑀和父亲张新明、未婚妻郝梦琦保持这样的工作节奏已十多天。由老党员、网格员、社区志愿者组成的这个平凡一家,用“硬核”家风书写了抗疫担当。
张瑀的父亲张新明今年53岁,是一名党龄23年的老党员。在得知防疫工作需要志愿者时,他毫不犹豫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开始了“扫楼”工作。挨家挨户宣传疫情防控知识,登记核酸检测情况,7月21日从下午到深夜,他敲遍了近200户家庭的门,“因为我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平时和居民打交道多了,这次宣传交流过程中,大家也非常支持配合。”
上门为居家健康监测人员发放告知书,为老年人解答政策,在核酸检测现场维持秩序,一站就是几个小时;整理社区居民花名册,共1758户,4000多人……张瑀的未婚妻郝梦琦是一名网格员,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面对居民,她自始至终微笑服务。
白天抽空问好,晚上相互打气。“我们是在去年抗疫期间做志愿者的时候认识的,今年又一起携手抗疫了。”张瑀说,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因为有了父亲的教育、恋人的体谅和分享而不觉得累,“回家总是心里暖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