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金山桥街道创新基层社会治理
信息赋能“铁脚板” 红色网格解民忧
中国江苏网讯 近日,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金山桥街道石桥社区内,夕阳无忧志愿者敬老服务队队员刘云荣买好蔬菜以及生活用品,送到94岁高龄的空巢老人孟召君家中。“你们替俺想得太周到了,俺把钥匙交给你们,一百个放心。”老人笑着感谢刘云荣。
石桥社区警务室里,十几把普普通通的钥匙清楚标记着社区每一位空巢老人的详细住址。作为街道基层社会治理“铁脚板”队伍之一,夕阳无忧志愿者敬老服务队自成立以来,累计服务时长3000多小时,打通了“大数据+网格化”赋能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后一米”。
“多元协同发力,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实,是我们践行为民初心的一道必答题。”金山桥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彭齐凯说。近年来,金山桥街道以党建为引领,围绕有效发挥基层“铁脚板”在基层数据采集、问题反馈、政策落地等方面的效能,打造社会治理改革新样板。
前不久,金苑社区17号楼3单元门口,两名物业工作人员正在对一条电动车充电“飞线”进行清理。“我在小区走访时,发现一条居民私拉的飞线,由于联系不上户主,就立即将现场拍照上传到街道网格化平台。社区书记李迎迎通过后台看到情况后,立即联系了物业,让其处置。”金苑社区网格员欧阳如侠说。
欧阳如侠所说的网格化平台,是街道加强网格化管理的智慧街道云平台,设立“书记解忧面对面”坐诊平台、“解忧直通车” “便民解忧格”等小程序,让街道、企业、居民多元连接,有效破解企业及群众服务分散化、诉求难解决等问题,真正实现“手指点一点、问题减又减”。
在街道石桥花园小区内,一辆辆电动车整齐排列在智能充电桩前充电。去年,居民王秋晨在“智慧街道”手机端反映小区电动车充电桩数量不足,一个多月后,该小区便新建起450个充电桩。截至目前,街道为居民累计安装充电桩6000多个,建成徐州市首家智慧车棚示范点。疫情期间,街道辖区企业徐州威卡电子控制技术有限公司二期项目商品混凝土一度濒临“断货”,街道通过“e企行”走访活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帮助企业解决了2000多万立方米的商品混凝土。
街道云平台上线以来,已累计收集并解决“铁脚板”们所发现的“飞线充电”、设施破损等200余项难题,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以大数据为支撑的高科技“大脑”——街道综合指挥中心。
走进该中心,宽大的电子屏上集聚着智慧党建、政务服务、社会治理等多个模块,坐席人员有序开展事件流转分派、任务跟踪督办、即时数据分析以及事件现场指挥调度等,全方位受理企业、社区群众的咨询、投诉、求助等。负责人高昊介绍,该中心自建成以来累计汇集街道各类社会治理信息数据2万余条,实现了实时感知街道的“心跳”和“脉搏”,而这,离不开街道一位位网格员与志愿者的铁脚板功夫。
去年,金山桥街道将辖区内6个社区、160家企业、12526户、46464人划分为39个社区“红网格”和3个非公“红网格”,由社区书记担任总网格长,街道干部、社区“两委”成员、工作人员、社区民警全部下沉到各自包挂的“红网格”里,形成全覆盖的基层党建“红网格”体系。每个“红网格”内的居民举荐一名党员担任网格长,经培训合格后承担原先社区工作者、专职网格员、信息员等“铁脚板”职能,在党组织领导下开展信息集采、邻里琐事协调、问题上传反馈,让基层群众身边有了“知心人”“专业人”,大大增强了“铁脚板”的工作效率。
在此基础上,街道选取党员中心户、志愿者、快递员等约260名综合素质高的党员群众,组建社区群防群治“五支队伍”,织就一张具有金山桥特色的社区安全防护网,构建起从“基层细胞”到“数字大脑”的智能化、精细化社会治理体系,不断提升“智治”水平。
“综合指挥为中心,社会治理建平台,一员多岗全覆盖,群防群治齐出力,这便是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的金山桥实践。”彭齐凯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