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但对太仓来说,过去的“十三五”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关键五年。五年间,太仓紧紧围绕交通强国战略目标,着力构建以公路为基础、铁路为支撑、水路为纽带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致力推动“公铁水”齐头并进、江海河互联互通,全力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历史机遇,始终秉承“大树底下种好碧螺春”的发展思路,按下沪太同城“快进键”,打造枢纽门户“桥头堡”,以交通一体化引领同城化发展。五年间,太仓跃升至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百强县第六位、中国县级市全面小康指数第三位;地区生产总值从1015亿元增长至1390亿元,年均增长6.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3%。2019~2020年蝉联省推进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高质量发展始终都离不开交通运输事业的强有力支撑。
融入一体化,强化互联互通,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突破
逐步建立“5+1”轨道交通网络。沪苏通铁路一期开通运营,太仓正式融入全国铁路网,市区与上海虹桥枢纽实现半小时通勤。南沿江城际铁路、太仓港疏港铁路等正加快建设,沪苏通铁路二期、北沿江铁路即将开工,苏锡常城际铁路正加快规划设计,上海市域铁路嘉闵线的上海段和太仓段正力争同步规划、建设、运营。公路总里程达1341公里,公路密度达216公里/百平方公里,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占比达61.3%。实现辖内各区镇10分钟进入干线网、15分钟上高速、30分钟到达主城区的通达目标。全力攻坚打通沪太“断头路”,岳鹿路顺利对接嘉定城北路,通行时间从半小时缩短至5分钟,东仓新路对接北和公路等正加快实施。高品质“四好农村路”覆盖全域,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千吨级航运“黄金水道”——杨林塘航道正式通航,航道总里程达372.04公里,等级航道占比35%。基本形成“三纵三横两线”的水上运输通道,省干线航道实现通江达海。太仓港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重要集装箱干线港,沪太通关进出口一体化全面打通,水水中转集疏运模式持续升级,“公铁水”多式联运综合交通网逐步建立。
聚焦高品质,优化运输结构,交通服务经济水平再上新台阶
加快推进交通运输结构调整,构建高效率客货运输服务体系。2020年客运量、客运周转量分别达1867.1万人、6.2亿人公里。日益完善以城市为中心、乡镇为节点、道路为纽带、站场为依托、连接城镇、辐射乡村的放射状三级公交网络体系,实现市区500米范围公交全覆盖,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连续多年保持5A级。广筑“振兴路”“小康路”,助力乡村振兴,乡村道四级公路双车道比例超50%。2020年货运量、货运周转量分别达2100.5万吨、50.4亿吨公里,年均增长率分别为7.6%、14.4%。大力推进水路大宗货物运输,水路运输总周转量同比增长533.24%。2020年太仓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21万标箱、货物吞吐量2.16亿吨,跃升至全球集装箱港口第30位。逐步优化城乡配送体系,2020年邮政业务总量同比增长49.33%。积极推动“快递下乡”,建立“快递+农产品”融合发展模式,打造农村邮政快递综合服务体系。多次荣获“中国物流城市最佳投资环境奖”,位列全国农产品电商50强县第一梯队。
探索新路径,坚持发展为民,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取得新成效
落实交通行政审批简化工作,深化“证照分离”改革,提高“不见面”审批水平,全面推行“一窗受理、合并审查、集约审批、一站办结”服务模式,不断提升交通政务服务能力,进一步激发交通市场活力。着力推进沪太公共交通深度互联,开通4条沪太毗邻公交,力争每年新增2~3条线路。运行5条沪太城际快线,日发102班次、日均服务3000人次。不断升级太仓航站楼,提供上海虹桥、浦东机场一站式登机服务。不断丰富“互联网+”定制业务,提供上海医疗专线等门到门接送服务,满足群众多样化、高品质的出行需求。完成交通一卡通系统整合,实现与全国200多个城市互联互通。深入推进“平安交通”建设,“两客一危”车辆和公交车实现主动安防系统安装全覆盖。建立“嘉昆太”交通执法一体化监管模式,强化货运源头监管和路警联合执法,全方位加强超限超载治理,干线公路超限率稳控在0.3%以下。
脚踏实地山让路,持之以恒海可移。“十四五”期间,太仓将进一步把握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契机,紧紧围绕高质量建设“两地两城”目标定位,以坚定的信念、扎实的举措和务实的作风,进一步发挥“上海下一站”的空间优势,奋力追求“下一站上海”的发展目标,全力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面推进交通能级大发展大提升,为建设“现代田园城,幸福金太仓”提供更坚实的保障和更有力的支撑。
太仓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郑丙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