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去年江苏宣判15起洗钱罪 重拳严打洗钱 守护金融安全
2021-04-23 06:50: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赵伟莉 储楚  
1
听新闻

4月22日,人行南京分行、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省公安厅共同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江苏预防打击洗钱犯罪情况。去年,江苏宣判的洗钱案件达15起,为近年来数量最多。

洗钱花样多,作案手段迭代迅速

洗钱犯罪为上游犯罪提供支持,协助将上游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和性质进行掩饰、隐瞒。江苏去年宣判的15起洗钱犯罪案中,金融诈骗犯罪较多,共有9起,分别是集资诈骗罪6起、信用卡诈骗罪2起、贷款诈骗罪1起。其次为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共有3起,分别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2起、违法发放贷款罪1起。另有贪污贿赂犯罪2起、毒品犯罪1起。

人行南京分行副行长贾拓说,洗钱活动与各类犯罪相互交织渗透,洗钱手法不断翻新,涉案金额持续攀升。在江苏宣判的案例中,洗钱手法主要有提供资金账户进行转账或取现,通过购买理财产品,买卖房屋、车辆等方式,协助转移资金;将“人头”信用卡卡号提供给上线转账至上线控制的账户中,或者在信用卡办理成功后进行冒领,用POS机套取资金至犯罪人银行卡等。

随着互联网、电子支付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洗钱犯罪的作案手段迭代迅速,涉及领域不断蔓延,犯罪危害更加严重。省公安厅经侦总队总队长赵健说,去年以来侦办的案件涉及电商平台、通信网络等多个新型领域,首次出现利用信用卡购买加密数字货币洗钱的新型犯罪手法。

赵健介绍,通过地下钱庄非法买卖外汇结算的,导致个人账户与地下钱庄的犯罪账户相关联,致使个人账户被公安机关冻结,将影响个人征信记录和正常生活。

科技加持,守好第一道防线

洗钱离不开各种账户,金融成为反洗钱工作的第一道防线。江苏有2400家金融机构,涉及银行、保险、证券、支付等多个行业。“一方面要强化金融机构的内控机制,另一方面要强化客户身份识别和尽职调查,同时完善洗钱风险管控机制,将风险管控全面覆盖到各项金融产品和服务中,形成全链条管控,并针对高风险领域采取强化管控措施。”贾拓表示,对涉及地下钱庄、金融诈骗类交易进行重点监测,对涉黑涉恶、电信诈骗、跨境网络赌博等非法资金活动开展有针对性的监测。

科技手段、智能化成为商业银行反洗钱工作的重要加持。去年,江苏农行反洗钱中心人员在数据监测中发现多个账户资金流动异常,立即将线索上报,协助无锡公安局成功侦破一个资金流动规模达38亿元的地下钱庄案件,抓获嫌疑人17名,查冻资金2.3亿元。

江苏银行2020年在无锡成立反洗钱可疑交易甄别中心,通过构建可疑交易监测体系、做强智能检测科技应用、保障检测分析工作质量三大举措提升洗钱风险防控能力,自主开发系统查证模型30个,去年可疑交易报告上报率较上年度提高2倍。

合力严打,协同维护金融安全

打击洗钱犯罪,需要金融、司法等部门形成合力。在江苏,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和洗钱犯罪侦查打击部门之间,建立了信息互通、情报共享、案件协办、队伍共建的常态化合作机制,初步形成预防、监测、侦查、打击的工作闭环。

与传统犯罪相比,洗钱犯罪隐蔽性强,证据审查判断难度大。为进一步加强反洗钱工作,我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已于今年3月1日生效实施,其中对洗钱罪的有关规定进行了调整。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委会委员阚少敏介绍,该修正案对洗钱犯罪主要进行了三点修改:一是将一些实施严重犯罪后的“自洗钱”行为明确为犯罪,删除“明知”“协助”的表述;二是修改资金跨境的表述;三是修改洗钱罪的罚金刑,取消原来规定判处罚金在“洗钱数额5%以上20%以下”的比例限制。

标签:
责编:路航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