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江苏气象局做实做细网格化文章
2021-03-17 17:2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刘文菁 徐足飞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讯 “@所有人:根据区气象台监测,现转发一条暴雨黄色预警,今晚或有短时强降雨,请各网格做好防灾应急准备。”2020年6月23日,苏州市相城区华辰嘉园社区三级网格长严韫收到气象预警短信后,立即转发至社区的18个网格群,各网格员闻令而动,迅速开展安全巡查,并及时提醒居民。“@网格长广告牌已加固完毕”“@网格长26-32栋地下车库巡查没问题”。这则被居民广泛点赞的“温馨小广播”,得益于江苏省气象局近年来实施的网格化管理工作。

构建“多维联动”载体 气象服务实现均衡化

2017年7月,江苏省委省政府印发《江苏省“十三五”时期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功能配置标准(试行)》,将“气象灾害预警传播”纳入全省镇村、社区基本公共服务功能配置标准。江苏省气象局同步建立基层气象灾害预警传播体系,全面推行“四有”标准,即:有职责,明确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传播人员及职责;有设施,配备灾害预警信息接收和传播设施;有制度,建立预警信息传播工作制度和流程;有名库,建立并及时更新预警接收传播责任人和重点预警接收对象信息库。

苏州相城区黄桥街道木巷村网格员发放防台风告知书

江苏省气象局减灾处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全省13个设区市、71个县(市、区)均印发了实施细则,镇街和村、社区“四有”标准建成率达95%。具体实施过程中,根据不同层级配置内容有所侧重,比如,镇级层面配备至少一种全天候接收设备,确保能第一时间将预警信息传播至镇街领导、重点防御单位和村(社区),实现了气象搜集到预警的“全闭环”链条。

运用“网格管理”思路 气象减灾实现信息化

2018年以来,江苏省气象局指导各市气象局与地方政法委开展合作,通过签协议、入清单、接平台、组培训、强考核等方式,推动气象防灾减灾与网格化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协议约定,将气象预报预警信息传播、气象灾情搜集上报和监测预警设施巡查、气象知识科普等内容嵌入网格化管理,气象部门负责利用网格信息化系统向地区网格员发送气象信息、配合举办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培训等。通过交流合作、资源共享、人员联动,实现网格化气象服务无缝覆盖。

比如,江宁区气象局通过技术对接,将气象信息发布平台融入到区“江小格”APP,实现了气象信息在全区16万户家庭、1992个综合网格微信群内的快速传播;昆山市气象局将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入综治网格化2.0平台,“跃层直达”15个区镇、311个村(社区)、1491名网格长,实现930平方公里全覆盖,在防御“安比”“云雀”等台风时,发挥了良好的引导作用。

强化“最后一米”理念 责任推进实现清单化

气象服务“网格化”管理由想法变成现实,是一个繁琐而庞大的系统工程。为进一步打通“神经末梢”,江苏各地还逐一建立了“乡镇-建制村-村民小组-户”和“街道-社区-小区-楼栋”的工作机制,通过制作预警信息传播流程图、填报工作日志,不断丰富天气预警信息的传播手段。

南京市气象台在市网格学院为网格员培训

比如,南京市江宁区制作的“全要素网格”工作清单事件图例采集申报表,并在线下网格服务站内设置了可供市民查阅的气象科普知识角和气象电子显示屏。社区居民纷纷反映:“江小格发布的天气预报很贴心,既有未来的天气趋势,还有对未来天气特点的凝练总结,最重要的是它是本地的预报,比在手机上查到的天气预报更准确、更有针对性。”据悉,2019年超强台风“利奇马”期间,全省实现1公里网格化天气实况和预报信息发布,突发气象灾害预警较以往平均提前1小时以上。

江苏省气象局负责人说,“随着气象服务网格化管理的深入推进,我省气象监测预报的精准度进一步提高,气象灾害预警的及时性、有效性明显提升,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和依法治理体系更加完善。”下一步,江苏省气象局将立足“小网格、大民生”定位,加快探索“智慧气象”运用体系和框架设计,力争打通气象服务平台与更多职能部门、商业机构间的数据交互,真正实现气象服务的“全链条”“闭环式”管理。

标签:
责编:王迅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