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苏州80后女科学家3年研发出全国首个体外磁悬浮人工心脏
2021-02-08 08:40: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位于苏州高新区的江苏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园内,徐博翎带领团队研发的全国首个体外磁悬浮人工心脏正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徐博翎是一名80后科学家,心地善良的她更像是一位勠力救人性命的“女侠”!“体外磁悬浮人工心脏可以给医生提供充足的病情研判时间,也给患者自身的心脏以充足的康复时间。”徐博翎说,“一个停下来的心脏如何继续跳动?要有热血。而我正在做的就是给予心脏恢复跳动更多的时间,从而挽救更多人的生命。”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毕荣

■神奇产品:

体外磁悬浮人工心脏

体外人工心脏是人工制作的置于人体外的心脏,基本上是由血泵、驱动装置、监控系统、能源四个部分构成。所谓磁悬浮,是通过磁悬浮技术让轴承在无接触的空中旋转,避免了对血细胞的碾压,解决了血栓的困扰。

她30岁受聘成为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

1983年出生的徐博翎,来自中国台湾,祖籍盐城。大学毕业后,她前往美国、英国、德国,继续留学深造,获得英国剑桥大学电机工程博士、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医学工程博士。在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心血管研究所期间,她作为项目负责人,带领团队研究微创型心室辅助装置,所设计的系统获得德国和美国专利。

徐博翎告诉记者,她小时候学习成绩并不突出,在班级里属于中等生。“虽然后来的留学经历显得自己有点像是学霸,但我一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霸,几乎从来没有获得过第一名。”徐博翎笑着说,“我虽然不是特别聪明,但很喜欢学习,也很努力。刚上高中时,努力了半天,数学还是不及格,物理也不及格,物理成绩公布了,全班最高分是90分,而我只有30分。但我通过努力,期末考试时物理终于得了70分,自己还是挺高兴的。虽然学习成绩不好,但我对学习还是挺喜欢的,我觉得数学很有趣,物理也很有趣,即使考不好也没什么。我的父母也不会因为我的成绩去责罚我,他们就关心一件事情:你尽力了没有?只要尽力了就好。”

进入大学后,徐博翎的学习成绩非常优异,还担任了物理系学生会会长,“我在本科第四年时突然开窍了,开窍得比较晚,但还来得及。到了本科四年级时,我就专心学习,因为我想要留学。后来申请到美国的学校留学,从那时起,我开始拼命学习,看看会有怎样的变化。第一次学习信号处理,很多东西都是新的,所以我每天可能凌晨四五点才睡觉,早上七八点就要起床,这样的状态持续了一整年,每天都是两点一线,要么在宿舍学习,要么在教室上课。进入英国剑桥大学后,我觉得大家都特别优秀,见贤思齐,虽然自己并不出色,但每天过得也很快乐,那时就是这么个心态。”徐博翎对记者说。

留学归来后,徐博翎来到苏州工作。“之所以会选择苏州,第一考虑就是苏州离父母近,那时父母在上海创业;第二个原因就是苏州大学愿意支持做人工心脏及人工器官的研究。”2013年,30岁的徐博翎受聘苏州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是微创型人工心脏、人工心脏系统模拟和生理系统模拟。

2016年,徐博翎申报了苏州高新区的领军人才。“那时,一些医生在国外学习,看到国外有人工心脏产品,他们觉得这些东西很好,而国内没有,他们问我,你能不能做这件事情,我觉得我能做,为什么不做呢?”徐博翎说,“把我学到的知识、研究的成果,服务于临床,让我觉得自己的人生是有意义的,所以那个时候下定决心要创业。”

2017年,徐博翎来到苏州高新区创业,家人和同事对此都非常支持。“父亲对我说,如果遇到一个你觉得真正值得做的产品,而且是人家需要的东西,那就值得做。”徐博翎说。

◆创业很艰辛

3年研发出体外磁悬浮人工心脏

创业伊始,徐博翎邀请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心血管工程学科带头人、计算流体力学知名教授作为共同创始人加入。后来,上海中山医院心内科葛均波院士团队、武汉协和医院心外科董念国教授团队也成为合作方。徐博翎对记者说:“作为一个新的产品,我们是从零开始做起的,每天都会遇到很多困难。遇到的第一个挑战就是我们是一个跨国协作的团队,有德国、澳大利亚的专家,还有英国的专家,需要跨时区、跨语言、跨文化进行协作,其实挑战真的蛮大的。我们在很短时间内,做出了第一个样机,我觉得整个协作的模式还是很成功的。”

据了解,人工心脏的研发集成多学科技术,横跨机械、电子、电力控制、流体力学、材料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生物学等多领域,这也给人工心脏的设计和制造带来很多挑战。举例说,马达两端磁铁之间的距离在一定范围内应尽可能减小,但同时血泵两端之间的距离在一定范围内应尽可能拉大以避免血细胞被挤压。在人工心脏领域,因跨学科而形成的技术矛盾点繁多,这是研发者们共同面临的问题。

为早日给在一线与死神搏斗的医生提供有力“武器”,徐博翎带领团队不浪费一分一秒,仅用3年时间就研发出了体外磁悬浮人工心脏,获得国际专家的肯定。目前,这款体外磁悬浮人工心脏进行30天动物实验显示,性能达到国际顶尖水平。今年1月,该产品进入武汉协和医院临床试验阶段,正在等待首位临床试验患者,预计在2023年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国外的医疗器械同行听说我们的情况后,都说‘不可置信,你们发展太快了’!因为在国际上相同的产品,至少都需要8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做出来。”徐博翎说,“我们的产品就是要让急重症患者活下来,当然要能快则快,抓紧为国内市场提供稳定可靠的产品!”

◆实验很曲折

要帮更多急重病人重获“心”生

心脏如同生命的发电机,是最为核心的人体器官。对于急性心源性休克患者而言,安装体外人工心脏是一种挽救生命的急救和治疗手段,能提高患者50%的存活率,为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徐博翎介绍,通过体外人工器官维持心脏血液循环的话,病人就可正常活着。这样,医生就有足够时间去研判病情,因为在病情危急情况下是没有时间细细考虑临床决策的。

然而,好事多磨,徐博翎研发的第一款磁悬浮人工心脏刚做出来时,就是浮不起来,不仅不浮还不转。“我们那时每天不停地在改,改机械,改电子,改软件,各种各样的东西都在改。有一天改完后,我们到楼上去打羽毛球,还没打两下,工作人员打电话来说,可以动了,我们赶紧冲下去,大家都很激动,好几个工程师当场就哭了,我觉得这是很让人振奋的一件事情。”徐博翎说。

让徐博翎难以忘怀的是第一次做动物实验的经历。“我们第一次做动物实验,验证装置是不是安全,会不会造成损伤,那时我们还不确定手术到底能不能成功,因为之前没做过这样的手术。后来手术成功了,用来实验的羊站起来了,背着一个人工心脏,我们特别高兴,还给这只羊起了个名字,叫做‘牛迪’,因为我们希望它像牛一样健壮。这只羊手术后,安排人进行护理,并且24小时轮班监控。由于这只羊的体外有个血管,每当羊坐下去时,它的腿会蹭到肚子,结果,有一次,一脚踩在血管上,“咔嚓”一下子,把血管从身体里面拔出来了,失血过多,没多久就死掉了,好多人当场就哭了。”这件事情发生后,徐博翎带领团队把动物实验整体护理方案做得更完善了。

“我觉得把这个活干好,从而挽救更多人的生命,我就很高兴。如果能够做到的话,就不枉此生了。”徐博翎笑着说。

她的口头禅:“跟他拼了”

在徐博翎的办公室里,墙上挂着一幅书法,上面写着“跟他拼了”,端庄又不失活泼的四个字,是徐博翎的口头禅。

对于未来的发展,徐博翎信心满满:“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要害怕,跟他拼了!”

标签:
责编:陈康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