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坳里的落后村,到产业兴旺的美丽乡村——
后圩村“虾兵蟹将”闯出致富路
中国江苏网讯 寒冬腊月,阳光暖照。驱车进入南京市浦口区星甸街道后圩村地界,便可见一幢幢白墙黑瓦的传统民居沿路两边一字排开,每幢建筑的外墙上都有统一的“(山旁加貢)”字字样。沿途壁画、灯箱上随处可见的螃蟹元素提醒着:“(山旁加貢)”蟹产地,就在这里。
曾被称为“江浦的西伯利亚”,如今摇身一变成为年产值达亿元的省级现代渔业精品园;20年前全村人均年收入低于2000元,如今却达23132元……要想了解后圩村华丽转身的秘诀,绕不开螃蟹这个致富“密码”。
近日,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在村里转了半天,只见大片干涸的养殖田,不禁疑惑,“螃蟹都去哪了?”
“螃蟹早下市了,蟹塘也抽干了。你要是早两个月来,我们这里可热闹着呢。”一旁笑呵呵接过话茬的人,是后圩村退休村委会主任黄树兵。
听闻记者来这里寻访螃蟹致富的“门道”,这位在村委会主任岗位干了24年的老人打开话匣子:“我们后圩村地处圩区,养殖水产还得从20多年前说起,2000年,村‘两委’成立浦口区星甸镇后圩水产养殖协会,摸索适合村子的产业致富出路。”
“一开始我们试种六合水芹,效果不理想,后来又跑去金坛学种莲藕,还到盱眙学过养龙虾。”黄树兵说,在高淳考察后,村“两委”一致决定试养螃蟹。为了打消村民们的顾虑,他和另外三名村干部带头承包70亩蟹塘,说干就干。“头几年没试成功,我当时一年工资才一万块钱,前后4年工资都搭进去了。”黄树兵说。
但黄树兵他们发现,高淳人陈育根在后圩承包的蟹塘养出的螃蟹又大又肥,收入可观,让不少村民羡慕不已。
“显然是我们技术不过关,得学!”村干部们一拍即合,分头去区里和镇上请水产专家来村里指点帮助。跟着专家学、跟着养蟹高手学,那些日子,不少村干部和村民经常揣上本子、带上笔,蹲在蟹塘边一学就是大半天。从土地承包到技术指导,村里“一条龙”服务,让这些完全没有养蟹经验的“门外汉”成长为行家里手,村民孙家兵就是其中一个。
“以前一个家庭挣个五六万元,养了螃蟹之后一年少说挣二三十万元,不少人都买了车盖了房,日子越过越红火,再辛苦也值得。”经历了旺季的爆单忙碌,进入休养期,孙家兵和妻子喜欢在自家屋前聊天晒太阳,养精蓄锐迎接春天的新一轮“播种”。
像孙家兵这样投身螃蟹养殖的原住村民还有很多,2014年前后,后圩村有100多户养殖户,大多以养殖螃蟹为主,养殖水域面积近万亩。但很快,村“两委”又敏锐意识到,“单打独斗”的养殖模式效益有限。如何能让后圩产的螃蟹摆脱高淳蟹的标签,形成自己的品牌,规模化走向市场?
“家庭农场的出现是一个转折点。”后圩村党总支书记董善军告诉记者,2014年起,原浦口区农业局在村里试点建设家庭农场集中区,进一步提高生产经营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水平,全村122户养殖户中,先后有74户成立家庭农场。2015年,该村又成立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把6000多亩土地和办公楼等进行资产的量化分股,统一发包运营,资产增值的部分每年拿出一部分来分红。
“合作社成立之初,我们将村民的土地流转到村委会,然后请来中介机构进行清产核资。”董善军说,通过清查计算,村集体真正把家底亮给群众。
“我家里四口人,共4亩多地,分红拿到1.4万多元,日子越来越有盼头。”65岁的谢兆荣是后圩村低收入户,妻子和儿子患有残疾。2018年底,依靠村集体经济分红,他终于摘下“贫困帽”。
据介绍,去年后圩村村民分红464万元,人均分红1900元,集体经营收入700万元、增幅达20%。
泥土路变水泥路、家家通上自来水、路灯照亮夜行路……股改不仅激活“沉睡”的集体资产,让农民土地增值,还带领全村蹚出一条特色水产养殖之路。随着产业不断振兴,后圩村大力发展“支部+家庭农场+养殖户”管理模式,通过统一授权“(山旁加貢)”蟹品牌、统一包装和标签,进一步提升产业规模化标准。如今,后圩村的螃蟹产量和品质逐年提高,亩产最多达250公斤,渔业年产值超亿元。因螃蟹产业延伸出的乡村旅游、湿地观光、科普体验等特色也得到进一步挖掘和提升。
午饭时分,“万竹山居”农家乐里传来阵阵饭菜香,老板平元邵正热情地招呼着客人。“现在是淡季,品蟹旺季那阵子,游客最多,我们夫妻俩几乎忙得脚不沾地。”两年前,平元邵带着老婆一起回乡开起农家乐。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过去打工一年收入十来万元,如今在家门口开农家乐一年少说能赚二三十万元,心里别提多踏实。
“村里正在打造九峰山田园综合体,建设亲子旅游项目,明年从村里开车45分钟就能直达南京主城,游客来品蟹赏花更方便。”平元邵说,他和不少农家乐经营户都着手开建民宿,准备大干一番。
袅袅炊烟,美丽后圩。虽然没有品尝到螃蟹,但记者可以想象出“(山旁加貢)”蟹的膏肥味美,这是山泉水滋养出来的幸福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