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气温三四摄氏度入水他们却说“真舒服” 看南京冬泳爱好者的“极限挑战”
2020-12-18 07:46: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讯(记者 刘丽媛 实习生 聂连康 王帆)“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对冬泳的向往/追波逐流的生涯/我的心永远牵挂……”初冬时节,唱着由《蓝莲花》改编的《冬泳爱》,仙林冬泳队的队员们依次入水。记者们穿着棉服都感到寒意的天气,只穿着泳衣的队员们游完一个来回却情绪火热。气温只有三四摄氏度,水温也不过7℃,游起泳来是不是冰冷刺骨?这群冬泳爱好者说:真舒服!

坚持冬泳十几年,越游越来劲

“我坚持冬泳十几年了,感觉现在身体状态比以前好!”仙林冬泳队队员吴平今年62岁,年纪在队友中间不算大,冬泳“资历”却足够深。

吴平告诉记者,退休前他是一名电力工作者,年轻的时候在一线做技术员,年纪大一些之后负责偏行政类的工作,电力方面的岗位都体验过,落下了腰肌劳损、颈椎病等不少职业病。四十多岁的时候,病痛找上门来,“严重的时候颈子、膀子都抬不起来,头也很痛。”吴平说,由于颈椎病严重,每次用牵引、理疗等方式治疗能缓解,但过一阵子又犯了。医生告诉他,通过适当的运动可以缓解病情。正好有个朋友喜欢冬泳,觉得这项运动对身体负担小,就建议他试试,没想到一试之后,他坚持游了十几年。

吴平说,如果不是为了缓解病情,他可能永远也不会“大冬天里往冷水里跳”。刚开始冬泳,还是觉得挺辛苦的,但是坚持了一段时间,颈椎问题确实有所缓解,渐渐他也尝到了乐趣。常年坚持运动,吴平觉得自己的身体状态比十几年前要好,他还时不时找机会推荐亲戚朋友一起冬泳,“现身说法”拉了不少人加入这项运动。

“花木兰”带领队员“南征北战”

清爽利落的短发、开朗的笑容和矫健的身形,在男性居多的冬泳队员中间,女队长唐玲格外引人注目。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女性更怕冷一些,但在仙林冬泳队里,有好几位活跃的女队员,唐玲更是凭借出色的号召、组织能力成为队里的“头儿”。

唐玲接触冬泳时间不长,前几年,家里老人生病住院,看着老人受苦,她突然意识到身体健康很重要,开始加强健身锻炼。至于为什么选了冬泳,唐玲笑着说,其实她做的运动很多,除了每天坚持游泳,每周三都会夜登紫金山,此外,跑步、骑车活动,她有机会也经常参加。“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这么闲,其实我只是会合理安排时间。”唐玲告诉记者,她自己经营一家装修公司,比较能够自由支配时间,大家看到她整天做各种运动、出去参赛,其实也是深夜给客户做方案、紧锣密鼓跑工地节省出来的时间。

唐玲不仅善于给自己规划时间,也把这种经营企业的风格带到了仙林冬泳队里。仙林冬泳队2018年正式成立,如今已经参加过全国各类冬泳节、游泳比赛。队里还有“打卡”制度,参加队里的活动可以积分,年底队员们根据积分评先进个人。唐玲说,通过规范的管理,大家互相关照、互相提醒,不仅热闹,安全性也有了更好的保障。

游泳中救起“大块头”落水者

对于游泳爱好者们来说,游泳不仅可以强身健体,偶然碰到有人遇险,还能挺身而出施以援手。

去年夏天,仙林冬泳队队员钮福平在仙林的一片湖中游泳,游到一半的时候,听到对岸有人呼救。遇到落水者救还是不救?这个问题一周前钮福平和同伴小于刚刚讨论过:作为一名游泳爱好者,虽然感觉自己游泳技术还可以,但毕竟不是专业救生人员,具不具备救人能力,他们心里也没底。两个人最后达成一致——还是要尽力去救!

听到呼救时,小于恰好也在不远处游泳,钮福平大喊一声,看到小于朝他的方向游了过来,心里有了底。他快速游到溺水者身边,发现呼救的是溺水者的同伴,溺水者本人已经不省人事。他用力把溺水者推到靠近岸边的位置,让他脸朝上可以呼吸。溺水者是个身高超过一米八的“大块头”年轻人,相对瘦弱的钮福平又招呼溺水者同伴一起把人拉上岸。看到溺水者能够正常呼吸,钮福平嘱咐了这个同伴几句,才放心离开。“看到有人遇险,能救肯定要救,当然,救人的前提是保证自己的安全,我也是充分考虑、有同伴在场的情况下才去救人的。”

专家提示:三种体质不宜冬泳

大冷天下水,为什么会有人爱上冬泳这种运动?冬泳爱好者介绍,在入水、上岸的过程中,水温变化的刺激,会给身心带来别样的放松和愉悦感。需要注意的是,冬泳一定要量力而为,做好充分热身,系上漂浮球等保护装备,同时建议从夏季开始户外游泳,逐渐适应水温的变化。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杨晓辉博士提醒,从中医的角度来说,有三种体质的人不适合冬泳。阳虚体质的人,往往自身阳气虚弱,所以身体容易生内寒,如遇寒冷刺激身体会出现不适。气郁型体质和血瘀型体质的人也不适于冬泳,因为这类人自身气血运行不畅,再遇寒邪则气血瘀滞更甚。通讯员 杨璞

标签:
责编:马燕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