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做公益,乐奉献”“人人代表姜何形象,个个都是文明使者”……11月26日清晨,兴化市戴南镇姜何村何姚自然村的巷头上,6位村民正在观看图文并茂的“文化墙”。
姜何村文化墙
年逾七旬的赵荣明与老哥边看边议。“这老巷子这么一打扮,确实漂亮多了!”“这上面的画有点像我们现在的姜何村……”
姜何村由原何姚和姜圩村合并而成。开展文明创建时,老百姓反映,每到下大雨时,村里巷里“能养鱼”;有的地段违章建筑占据大半个巷道,走路都要侧过身子才能过去。村党总支、村委会在落实整改措施时,决定对所有老巷子进行改造,开挖下水道,浇筑水泥路面。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目前村里3500米老巷道全部整修一新,墙上全部刷上白蓝相间的涂料,水泥路通到95%以上的农户家门口。
村党总支书记范建伟在党员干部大会上提出,要把这些空白墙壁打造成村里的“文化墙”,成为村里的宣传阵地。大伙儿一致赞成。于是,一条近千米长的“文化墙”应运而生。有文明创建、乡村振兴相关内容,有村民行为规范、村民守则、家风家规家训、名人名训等,成为这个古老村落的一道风景。此后,经常有村民们把孩子带到文化墙前,讲做人准则、孝道故事等,这里成为老百姓的文明大课堂。
在戴南,31个行政村都有这样的“文化墙”,约有3万多平方米。
戴南镇构建文明创建、人居环境整治、打造文化墙“三位一体”体系。具有600年历史的裴马村,对3300平方米古式砖道路进行全面整修,成为古色古香的“民居景点”。还平整5000平方米的废地建成“百姓大舞台”,新安装130多盏各类路灯,美化亮化了村庄环境。在此基础上,村里建成近2000平方米的“文化墙”,点缀美丽村庄。雁伦村将文明创建和村庄人居环境有机结合,在老百姓的菜地旁、主巷道设立了10多处“文化墙”。
刁家河边公园的文化墙
在打造“文化墙”的同时,戴南镇因地制宜做活“水文章”,打造“文化船”。该镇长达3公里的中心河,有近2公里流经刁良村刁家自然村,这里有撑会船、赛龙舟的民俗。每年清明时节,都有100多条会船、50多条龙舟汇集在这里表演比赛。在文明创建中,他们先对会船、龙舟表演的中心河核心段面河岸进行驳坡,在此基础上建成800米水泥栈道,与南北两座大桥形成一个椭圆形的水上景区,成为百姓晨练休闲好去处。同时,将“会船节”期间用于发令的“贡船”,巧妙地装饰成一个展示刁家文化的“宣传台”,成为一条“文化船”。与之交相掩映的,是两岸约1500米“文化墙”。附近用于停靠会船的船坞,平时则成了老百姓洗衣服的“浮动码头”。一位名叫张巧玲的妇女,竖起两个手指说:“上河边,看风景,那叫个爽!”
裴马村小巷深处的文化墙
戴南镇不断放大“文化墙”效应,向“百姓公园”延伸。占地206亩的戴南泽园风景如画,是老百姓休闲晨练的集聚地。镇里在此建设“人口文化园”,由人口文化雕塑、人口文化宣传栏、人口文化宣传站牌、人口文化长廊四部分组成。宣传内容包括生育政策、婚育新风、关爱女孩、生殖健康、卫生常识、避孕节育、关爱老人、优生优育、奖励扶助等,让广大群众在晨练、散步、游览时接受人口文化熏陶。在泽园南侧,则建起“法制文化园”,园内有法制宣传长廊、雕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