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宿城税务帮扶给力 助力青年“创客”梦圆
2020-10-28 06:5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农村电商前景广阔,青年“创客”大有可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放弃大城市的就业机会,选择返乡创业,成为“农创客”。这批“乡土人才”为农村注入了“新鲜血液”,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宿迁市宿城区税务部门积极落实相关税费优惠政策,加大税收扶持力度,助力青年“创客”圆梦。

走进宿城区耿车镇江苏竹林风家具有限公司,可以看到在繁忙的生产车间里,村民们正忙着加工木板、给家具上色……而旁边办公室角落里的几台电脑上,软件“旺旺”不时发出与电商买家交流时的“叮咚、叮咚”声。

2016年秋天,1994年出生的王赞刚完成徐州医科大学临床专业的大三学业,面临大四实习就业的选择。也正是这一年,年轻的王赞看到了那片曾被垃圾回收、废旧塑料加工导致严重污染的乡土上萌发出的蓬勃生机,和家人一番商议后,他果断办理了休学手续,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宿迁市宿城区耿车镇,乘着“耿车模式”转型的“东风”,开始了创业之路。他创立的江苏竹林风家具有限公司主营木质家具的加工及网上销售,成为耿车当地较早做家具电商的企业之一。

几张亲戚朋友淘汰的桌椅板凳,两台从二手市场“淘”来的老式电脑,一套租赁的破旧楼房,其中不足30平方米的客厅算是办公室,2间卧室既是休息室也是仓库……最初的创业之路,举步维艰。

经过4年的发展,公司从“家庭作坊式”小型加工企业发展成为拥有标准化厂房超过5000平方米、设计团队超过30人、生产工人近百人的制造销售企业。公司目前注册了雨晨、下项风木、小象蒂姆等5个知名电商品牌,并拥有核心产品专利18个。2018年,公司引进了3条标准化生产线,投入环保资金400万元用于购买除尘、防爆设备,成为耿车片区家具企业转型升级的示范典型。4年的时间,王赞利用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把乡坊邻居加工生产的桌椅橱柜等简易家具卖到了全国各地,并积极帮助同类型企业拓宽家具产品的销售渠道,2019年,企业网上累计交易总额已超过6000万元。

提起自己的创业之路,王赞说:“我们公司有今天的成功,真的要感谢当地政府和税务部门的支持与关怀。当地政府积极帮助我办理创业贷款,解决了公司的第一笔资金投入;税务局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为我们辅导国家出台的各项税费优惠政策,公司成立至今累计减税将近5万元,这些资金帮助我们扩大了经营规模。”

电商税收优惠政策、小型微利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优惠……公司成立之初,宿城区税务部门为企业送去了“量身定做”的税费优惠政策。“在税务部门工作人员的耐心辅导下,我们报税全程网上报,发票在自助办税终端上就可以领取,非常方便。”企业财务负责人王松说。

今年2月份,受疫情冲击,内需降低、物流运输不畅等原因导致订单量开始急剧下滑。但公司坚持不裁员、保生产。熬过3个月,王赞终于等来了销量“复苏”的迹象,从5月份开始,网店销售订单呈“井喷式”增长。因在淘宝天猫、京东等平台销售需要开具发票,企业用票出现“捉襟见肘”的情况。获悉情况后,宿城区税务局工作人员迅速响应,通过电话约谈的方式了解企业增票的原因后,将企业原有的月供250份万元版电子普通发票额度调整至330份,将发票邮寄上门,并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对疫情期间企业税费优惠政策进行“一对一”指导,增强企业复产复销的能力和信心,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国家税务总局宿迁市宿城区税务局在全力落实各项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税费政策的同时,大力推广“非接触式”办税,通过微信、电话、短信等方式宣传优惠政策,并对缴费期限进行延期,简化办税流程,推行预约办税、延时服务、错峰办理,为电商企业开通绿色通道,全面助力电商家具企业的复产复销。

连日增加的订单量,热火朝天的生产线,让王赞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他表示,创业永远在路上,企业将努力研发更多种类的家具产品,不断创新产品销售模式,积极带动当地商贸流通和人力资源配置,让更多的人就业创业、增收致富。 顾子宇

标签:电商;税务部门;城区
责编:戴雨扬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