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国庆中秋喜相逢 小家大国同心圆
2020-10-01 06:37: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国庆,神州欢腾;中秋,万家团圆。2020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经受住了疫情考验,满街飘扬的五星红旗格外鲜艳,窗外的团圆之月格外皎洁。今天,双节“喜相逢”,国与家“撞了个满怀”。今天,亿万中国人心中兴起的是无尽的家国情怀。在这值得铭记的美好日子里,记者采访“最美抗疫家庭”“五好文明家庭”,听他们真情诉说浓浓家国情。

为国,凝结一个个小家的温暖力量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双节”来临前,家住常州的孙英一家收到一份特殊邀请函——10月1日去武汉,和素未谋面的朋友团聚。这让孙英和女儿朱书阳激动了好久。

发出邀请的,是武汉多家社区的负责人。虽然从未见过面,但他们之间的情谊却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变得十分深厚。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在江苏理工学院担任团委书记的朱书阳向母亲孙英求助,学校后勤人员和滞留学生缺少口罩,希望母亲能帮忙联系口罩厂商。孙英答应后才发现,那时口罩已一只难求。她当时又想到武汉抗疫一线,湖北省内的生产线几乎停摆,他们怎么办?

2月3日,武汉市青山区行政审批局支援青山区钢化村街道的张军丽在网上发布求助信息:“谁有口罩资源,我在武汉,单位急用。”这条信息引起孙英母女俩的注意,经过核实,并与快递公司反复沟通后,她们把自己购得的一批口罩、雨衣、手套、消毒颗粒等物资,寄到张军丽所在的社区。

与武汉取得联系的当天,孙英辗转反侧,凌晨4点,她决定建一个微信群,群名就叫“彻夜难眠”。这个群一天就加进90多人,有需求的武汉基层社区书记进了群,江苏乃至全国的爱心人士成为群友。后来加入的人越来越多,孙英和爱心人士又组建起“心疼武汉行动群”。

“我们无法想象,那段日子里武汉的千万个普通家庭有多难!”时隔数月,孙英言及于此仍会哽咽。母女俩24小时不关机,与湖北311个社区结对,爱心群累计捐助防疫物资价值超过150万元。一家人共计花费4万余元,孙英家庭也因此被评为2020年“全国抗疫最美家庭”。

面对荣誉和赞扬,已经退休4年的孙英说:“人这一辈子能碰到的历史性时刻不多,这次疫情我们家能够心向武汉,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感到十分荣幸。”

正是一个个这样的家庭紧紧凝聚在一起,举国抗疫,国家和亿万家庭才度过疫情危机。

同样获得“全国抗疫最美家庭”的殷飞一家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参与抗疫。殷飞是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疫情期间,他带领小家“齐上阵”,一堂堂特殊的网课,鼓舞了成千上万紧张、焦虑、无助的家庭。

1月23日,殷飞一家录制的《让家更有力量》系列微课上线。课程从最基本的“如何洗手”开始,到心理问题疏导等,涉及各种防疫知识。“其实,疫情是一次很好的教育契机。”直到3月1日,系列微课都坚持在“江苏妇联”官微日更。

为家,燃起一次次创业奋斗的动力

今天是新中国71年华诞。71年,是一部家书,国运与家运,紧密相连。

“每一个平凡的日子,背后都是强大的国家在支撑。”看着商场里人来人往,城市烟火气日益升腾,郁青总觉得感恩。“双节”来临,南京青年创业者郁青比平时更加忙碌。她创办的苏尚生活广场刚刚举办过喜迎国庆中秋的社区活动。

苏尚生活广场既是家庭事业的连接点,也是家国同心圆的一环。经过这几年的奋斗,苏尚生活广场成为江苏第一家挂牌“全国标准化社区商业中心示范店”的生活广场,郁青已运营打造6家社区综合体。从欧洲留学归国后,郁青致力于将苏尚生活广场打造成像家一样的社区综合体。“家庭是我的重要支撑,父亲与我并肩工作,母亲影响了我的眼光和格局。”成长之后,除了依靠祖国,郁青发现自己也可以为国家贡献力量。“祖国繁荣昌盛,家庭事业才能兴旺发达。这样的认知和氛围,让我更有奋斗动力。”

很多游客来到南京老门东景区,都会走进一家叫“槑好时光”的主题店。“阿槑”是创业女性李红萍创造的一个IP。这个卡通人物被设定为土生土长的南京老城南人,一名“草根”青年。李红萍通过阿槑的“童年回忆”,带人们领略老南京的味道。

为了阿槑,李红萍卖掉过自己的房子,租了6年房。在动漫原创这条路上,她已坚持12年。如今,南京文旅海报上有阿槑,全国运动比赛的形象代言人有阿槑,月饼礼盒上也有阿槑。

坚持没有白费。以阿槑为核心IP的“槑好时光”已经有了相对完整的商业模式。位于老门东的主题生活馆、三部动画片、一部舞台剧……李红萍给阿槑的定位是,以原创动漫IP为载体,做南京城市文化的代言人。她想用阿槑身上的家文化和老南京的风貌记忆,填补快节奏生活下人们内心人文需求的空白。

像郁青和李红萍一样,把“家”作为创业加油站,用“家风”滋养创业土壤的家庭,还有很多。江苏2600万个家庭,就是2600万个不懈奋斗的“细胞”。“细胞”健康了,整个社会才会健康。

传承,让家国情怀丰润精神世界

几千年延绵不断,家国情怀是贯穿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条主脉,还蕴含着新时代的责任和担当。

万家团圆时,总有一群人默默坚守岗位。9月14日,如皋市林梓医院中医科医生胡海华接到紧急任务赶赴昆山,负责经上海空港口岸入境来南通人员的转运工作。作为随车医生,一路上他要随时关注旅客身体状况,测量体温,如有异常及时处置,确保每一位转运人员都能顺利到达隔离点。

因为全程二级防控,封闭管理,一旦穿上防护服就不能上厕所,这对于近60岁的胡海华来说,并不容易。但最让他牵挂的是,农历八月十五是老母亲90岁大寿。“我是一名退伍老兵,还是一名医生,疫情防控就是战斗命令。虽然‘双节’不能在家陪伴,但我想用实际行动向祖国和90岁的母亲献礼!”胡海华在写给医院的思想汇报里郑重承诺。

情怀如梦,家国在心。今年92岁的冯树凭老人耳聪目明,这几天,老人正在策划新一期的《家》报。这个传统,他整整保持了29年。2300多期《家》报也成为冯家家风传承的“根据地”。“最近要出两期,内容是关于‘抗美援朝’的。还有听新闻广播获得的消息,都要放到国庆特刊上。”1928年出生的冯树凭,是一位部队离休干部。1991年6月30日,为了纪念妻子退休,感谢她为家庭的付出,冯树凭决定出《家》报。29年来,《家》报一直是夫妻俩主编,每期发行6份,4个子女家庭各一份,冯树凭夫妇一份,还有一份存档。从手抄报到电脑排版,从剪报贴图到全彩打印,《家》报将家国大事小情尽录其中,见证家庭成长,也记录社会变迁。

多年来,冯家先后获得“全国五好家庭”“全国教子有方最美家庭”等荣誉称号,子女也相继成才。每逢重要节日,《家》报都会以特刊形式记录。今年“双节”,冯家近20口人欢聚一堂,冯老将带着新出炉的《家》报给小女儿过生日。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采访中,殷飞上六年级的儿子殷礼阳告诉记者,他特别喜欢古典小说,期盼能成为像关羽那样的英雄。殷飞点拨儿子道:“什么是爱国,就是国家民族有危难时,个人能挺身而出,擅长什么就做什么。我擅长讲课就制作微课,你可以用你的方式鼓舞小朋友。”殷礼阳便开始写诗,还在杂志上发表。

小家鼓舞大家,今年元宵节仍在疫情期间,殷飞一家曾策划“窗户灯会”,把手作灯笼挂在窗边点亮,并贴上“武汉加油”“我们一起努力”等字样,向邻里传递信心与希望。“温暖别人的同时,其实也在温暖自己。家国情怀从来都不只是案头的说教,更是镌刻你我内心的精神图腾。”殷飞说。

标签:力量;凝结;疫情
责编:戴雨扬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