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互动,没有“带货”,屏幕上铺满“你我今年必是研究生”“你摸手机时,别人正在学习”等励志型话语,播主奋笔疾书,除了偶尔飘过网友“我还能学”的弹幕,未配音乐的直播间静得像部“默片”。这是最近在年轻人中风行的“学习类直播”。
▲B站上的学习类直播
“千姿百态”的学习类直播
直播类学习不是新鲜事物,早在2016年,国外直播网站Twitch、YouTubeLive就有学习博主直播学习。数据显示,2018年哔哩哔哩网站(后简称B站)有146万小时以及103万次的学习和写作业的直播。2020年,受到疫情的影响,无法专注学习考证、考研的年轻人加入了直播学习的洪流,学习类直播再次刷屏网络。
新江苏观察到,在B站上,不同的直播间风格各异。大多数学习类直播的主播不露脸,将镜头对准书桌上的学习用品和计时器,屏幕两侧挂着考研计划表、作息时间表,配着各式各样的励志标语。进入直播间,网友直呼有回到高三的错觉。有的直播间很简洁,没有多余介绍,只有主播的手和学习资料,画面左下角标注“每45分钟活动5分钟。”
▲“简洁风”直播间
还有一种叫“云同桌”的学习直播,播主们通过连麦组成学习小分队,互相监督的同时也接受观众的监督。直播画面中,他们有的正奋笔疾书,有的在观看相关课程,有的镜头则只能看到书本资料。
而另一种直播间则带了点“作秀”意味。直播封面是主播的自拍照,点击进入直播间,镜头对准主播本人,化着精致的妆容,虽然也在看书,但不时会抬头看看屏幕上的弹幕,有时还会对网友的提问做出回应。
“直播学习是一种习惯”
26岁的桍娄(化名)是B站网站一间名为“每天学习12H,学习氛围贼好的自习室”的播主,从2019年12月正式开播以来,粉丝数已达到42万。“从没想过会有这么多人关注,”桍娄坦言,搭建直播间的初衷是监督自己学习,而现在和直播间的粉丝们互相陪伴,互相鼓劲。“直播学习成为一种习惯,也帮助了很多感到迷茫和焦虑的人。”
▲桍娄的直播间
今年是桍娄“三战”考研,由于基础较差,他迟迟没能“上岸”。从初中就不认真学习,混了个专科毕业的他做过网管,当过服务员,也下过工厂,什么挣钱做什么。尽管好的时候能拿到8000多块,但他认为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工作随时会被取代。2018年,由于公司发展不稳定,看不到未来的桍娄下定决心考研,改变自己的现状。
“我以前太不爱学习了。”桍娄告诉新江苏,从小学到初中,他都是“学习困难户”。前两年,桍娄都是在考研机构和小伙伴们一起学,临近第二年考研,桍娄知道自己还不太行,“前面已经打好了基础,今年决定在家里沉下心来刷题。”为了监督自己学习,桍娄在B站搭起直播间,“与其说是大家监督我学习,不如说是大家互相陪伴一起努力。”
▲桍娄的动态
“直播学习是作秀吗”
“直播间里总有一些杠精,他们认为我不务正业,评论我们考不上,还有人质疑我们学习十几个小时是假的,在作秀。”名为“[自习室]自律丨专注丨学习丨考研”直播间里的一位房管向新江苏透露,他也是参加2021届考研的学生,面对网友的质疑,“有苦说不出,只能把他们禁言。”桍娄对这种声音也并不陌生:“有人认为我们是作秀,也有人说一些不好听的话,甚至是辱骂。”
尽管有委屈,但直播间带来的正向效益让他坚持了下来。“考研是一场持久战,短期内看不到什么成效,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可以纾解焦虑。”桍娄还建立了专门用来讨论题目的QQ群,“6个群,4000多人,这一切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意义非凡,大家都是朋友,都是在为了未来努力的人,不希望被他人影响。”
“学习直播作为新生的互联网内容,为观众学习提供了新的选择,是否能够达成学习目的,关键还是在于主播和观众本身的投入程度。”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陈晓认为不必过分纠结关于是否为“作秀”的问题,“这是观众和主播自主选择的行为,主播塑造了学习的榜样,且他们在直播间创造的环境符合互联网原住民的接受偏好,学习类直播是存在明显优势的。”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周永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