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记者从南京栖霞区应急管理局获悉,今年以来,栖霞区加大森林防火宣传发动工作力度,积极有效地开展森林防火专项整治行动,提高了全民森林防火法制意识,全区“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3‰以内;控制率在1.2公顷/次以下;森林火灾案件查处率达到70%以上;火灾报告率达到100%;确保不发生重大、特别重大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的目标基本实现。
栖霞区安委办下发《区安委办关于印发栖霞区森林防火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区政府2次召开森林防火专题会议,针对工作任务要求,布置相关工作。区农业农村局成立局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明确任务和要求,积极开展森林防火专项整治行动。各街道、重点单位对照实际,分别制定本单位方案,每月报送整治情况,全区上下真正将专项行动落到了实处。区政府发布《栖霞区森林防火禁火令》,充分利用媒体板报、宣传横幅等,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提高全民森林防火法制意识。并分别在龙潭、八卦洲街道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咨询日活动,参加活动人员约200余人。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按各自的职责范围积极开展森林防火工作,形成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的整体合力,真正建立起“政府全面负责、部门齐抓共管、群众广泛参与、社会积极支持”的森林防火工作机制。
栖霞区组织专项督查,积极消除安全隐患。积极开展森林防火督查指导,确保隐患见底、措施到底、整治彻底。累计组织检查103人次,累计检查47个单位,发现问题5个,下整改通知书2份,完成整改5个,整改率100%。区委副书记尹军、区政府副区长田峥嵘分别带队开展专项检查。区农业农村局联合应急、消防、民政等部门对开发区乌龙山森林防火工作开展联合督查,并针对存在问题下发整改意见。区督导巡查组对栖霞山防火点、龙潭街道防火点进行检查,重点对年初区巡查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复查,工作落实标准较高,问题整改较为到位。
在完善基础设施,加强队伍建设方面,栖霞区加大森林防火经费投入,重点突出“基础保障、火源管理、林火阻隔、火灾扑救、通信指挥和林火监测”六大体系建设。防火通道、蓄水池、通讯网络设备、森林防火智能检测覆盖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扑火专业队伍建设卓有成效,有效提升防控野外火源能力,逐步形成“人防+物防+技防”现代化、立体化防控。全区建有防火通道60多公里,林区路网密度从2016年的4.74%提升到目前的8.06%;全区消防水池蓄水量达近3000吨,比2016年增长50%以上,2020年还将建设栖霞山450吨消防水池。全区建护林站点11个,新增护林员手持终端150部,购置森林防火巡防无人机1架;设森林防火通信基站1个(已完成升级),配置手持、背负电台26部;已建成区级指挥中心1个(17个监控点位,2020年-2021年拟再建7个),分指挥中心1个,将森林防火远程监控、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无线通信对讲系统等融合为一体,真正打造区级森林防火立体预警系统。始终把组建专业队伍、提升队伍素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狠抓落实,加快森林防火专业队伍建设,已完成西岗半专业队的组建,提高了全区防灭火力量。全区共有11支非专业队伍约350人,1支专业队伍16人,上半年举办全区森林消防队员和护林人员业务培训。进入防火期,栖霞山消防队联合栖霞寺共同开展联合演练。
栖霞区还与相关部门签订《森林防火责任状》;紧盯清明、“五一”等重要节点,坚持疏堵结合,采取重点林区、地块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强重点区域巡查;开展野外火源专项治理行动。全区严控现场上坟烧纸等野外用火。采取设立26个集中焚烧点等有效方式,全力以赴做好森林火灾防控工作;加强物资贮备。全区设置重点地块器材存放点12个,添置森林防火巡防无人机1架、新型消防水泵4台、新型脉冲水枪6支等一大批新型森林消防装备,组织全区入山主要通道两侧枯叶等可燃物清理,有效排除安全隐患;坚持把隐患排查整治作为工作重点,及时下发督查通报,加强值班值守和巡防巡查,实行24小时值班制。全区150名护林员实行“日巡查”制,基本实现巡查巡护全覆盖。
(尹晓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