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8月21-22日,第三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江苏分赛举行决赛。本次江苏分赛由省通信管理局、省工信厅联合主办,省通信学会、省5G产业联盟承办。工业、VR/AR、交通、医疗和无人机等领域的247个项目参赛,经过资格审查、初赛评审等环节,47个项目进入决赛,绽放“5G+”的风采。
打造“5G+工业互联网”淘宝平台
决赛评委、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5G行业应用首席架构师叶郁文告诉记者,5G落地或聚焦的领域,目前主要为工业制造、工业园区、能源、交通等。
作为工业大省,江苏大力探索、推动5G与工业制造的融合发展。决赛中,“昆山5G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应用集群示范项目”,被喻为“5G+工业互联网”的“淘宝平台”。团队成员、苏州移动5G行业项目经理杨博说,电信运营商提供5G专网、5G工业终端,建设平台;工业企业数字化解决方案供应商入驻平台,相当于卖家;工业企业是平台上的买家。昆山规模以上制造企业1500多家,近20%厂区进入智能化改造阶段,对“5G+工业互联网”应用有强烈需求。这个工业互联网“淘宝平台”一年前开始打造,目前已经有4个买家,培育出智慧仓储、人工智能(AI)视觉质检、增强现实(AR)远程检测、智慧工厂等项目。昆山华恒焊接股份有限公司建设智慧仓储项目投入约250万元,但仓储成本降低20%、智能小车(AGV)效率提升33%。
从传统工厂向数据驱动型工厂转型,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2020年启动5G在生产制造领域的试点,数据采集范围、设备互联范围明显扩大,图像、视频等“大体量”数据也可以实时传输,海量数据得以更快速地采集、更安全地传输和更可靠地存储,大幅度提升智能化水平。
省通信管理局一级巡视员陈夏初介绍,我省“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项目涉及钢铁、电子、装备制造、制药、机械、石化等多个行业的重点企业。中国联通5G融合应用创新中心、苏州电信“5G+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苏州移动“5G+工业互联网”示范中心,先后落地苏州工业园区。
5G应用场景丰富多样
在决赛现场,5G与多个行业相加,展现多样化的应用场景。
“基于5G+AI的智慧工地”是中邮建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集5G网络、AI视频分析、云平台于一体的综合管理平台,可以自动识别人员是否佩戴安全帽、是否在绿色通道行走,发现陌生人告警提醒,发现有烟雾或火焰即抓拍、报警提示。通过这个平台,监管部门、企业等可即时感知施工进度、安全质量、劳务安全等关键信息,进行合理决策、有效干预。据介绍,该公司已在省内200多个施工班组部署这一平台,大大提升了建设工地现场管理能力。
“徐州市教育局5G智慧课堂”包括5G网络覆盖、终端搭建、软件嵌入、内容资源共享4个部分。通过5G智慧课堂,城市学校与乡村学校“一对一”或“一对多”结对,城市教师远程同步授课,乡村教师辅助教学,解决了乡村学校长期存在的师资、教学资源不足问题。徐州移动产品经理时超说,该公司今年已与徐州当地3个区县教育局签约,计划建设192个“5G智慧课堂”,目前已建成15个,其中3个是农村学校。
由江苏移动联合省内多家医疗机构打造的“5G心脑血管疾病在线诊疗与慢病管理平台”,包括“人工智能远程心电动静一体化”“胸痛卒中中心急救管理”“心脑血管专病互联网医院诊疗”“慢病管理云平台”4个子平台。江苏移动医疗行业产品经理丁德胜告诉记者,“南京1小时都市圈”8个城市医疗机构,共同参与建设该平台,为急救、术后、慢病患者、亚健康人群,构建区域化医疗服务新模式。目前,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鼓楼医院、江苏省中医院等医疗机构,已落地上述平台中的一个或多个子平台。
从创新探索到实践成果
叶郁文发现,近3年来,5G应用呈现由虚向实的鲜明特点,“去年,大家带着5G应用的创新探索、创意参赛,但今年基本上都是实践成果参赛,进入决赛的项目团队,介绍商业模式、投入产出、效益体现方面的内容明显增多,反映出多元主体都在积极推动5G应用落地。”
5G应用落地、深化,离不开5G网络的支撑。南京、苏州、无锡3个设区市已发布《第五代移动通信基础设施空间布局规划》,其余10个设区市都将于8月底前完成专项规划编制。我省还结合城市老旧小区改造、城乡网络能力一体化,明确在商务楼宇、住宅小区、新建小区、存量小区等各种场景下,光纤到户和5G通信配套设施建设的规范和标准。省通信管理局介绍,截至7月底我省开通46828个5G基站,数量位居全国第三;今年全省新建5G基站3.5万个,同样排名全国第三。
省5G产业联盟理事长单位江苏移动的副总经理谢生勃表示,联盟将汇集应用需求、研发、集成、资本等各方资源,加大5G应用优秀案例培育力度,完善商业模式,孵化创新企业。
记者 徐冠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