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传递生命“火种” 95后小伙捐献造血干细胞
2020-08-19 15:03: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讯(通讯员 周海燕 周健 记者 孙苏静)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仅是生命的接力,也是一次爱的传递。8月18日上午,来自溧水区的爱心市民刘志杰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成功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也成为南京市第80位、溧水区第3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实习生 陈俊伊 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 乐涛 摄

这位1996年出生的安徽小伙,在去年单位组织的无偿献血活动中,主动留了血样,光荣地成为了一名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的志愿者。尽管当时知道造血干细胞的配型率是几万分之一甚至是几十万分之一,但他还是希望能够用自己的力量让他人的生命多一分可能。

今年3月24日,刘志杰接到了溧水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给他带来了配型成功的消息:他与一位1999年出生的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相合度100%。

刘志杰告诉记者:“其实在成为志愿者的同时我已经做好了准备,在告知家人的过程中,他们虽然十分担心但也尊重我的决定。由于父母对捐献知识的缺乏,我还认真查阅了很多相关资料,捐献过程并不是他们印象中的抽骨髓,没有痛苦,更不会影响身体健康,但对受捐者来说,却是重获生命和健康的希望。”

当被问到有什么想对患者说的时候,刘志杰说:“我并不觉得这个过程有多么的伟大,无论是疫情期间主动申请上前线的白衣天使,还是此次抗洪抢险中奋战在一线的工作人员,我想他们比我面临的都更加危险。我一直觉得捐献造血干细胞对我的人生来说是的一个特别的礼物,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希望任何人遇到这种情况都会作出和我同样的决定,我也衷心希望那个孩子能够早日康复,回归正常生活。”

刘志杰还说:“我能顺利去为对方捐献,其实这个过程有很多的环节,并不是仅靠我一个人能够完成的,还需要背后默默无闻却承担起全部幕后工作的红十字会系统及卫生系统等多个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的辛勤忙碌,同时也离不开各级领导的支持和鼓励。在我与周围很多人说起捐献造血干细胞时,他们对捐献的理解还停留在字面,我希望让更多人了解到捐献造血干细胞无损健康挽救生命这个理念,也期待更多的人能够打消顾虑,加入到捐献志愿者的队伍中来。”

捐献当天,南京市红十字会秘书长李俭首先祝贺刘志杰成为中华骨髓库的一名志愿者。她说,刘志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他的行为是生命的接力,爱心的传递。

标签:
责编:马燕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