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监察“铁人”,用生命谱写忠诚
——追记常州市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于强
6月5日,芒种节气,雷雨交加。这一天,病倒在工作岗位上的常州市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于强,经医治无效不幸逝世,享年53周岁。这位为纪检监察工作奋战近20年的“铁人”,用忠诚、干净和担当,践行新时代优秀纪检监察干部的初心和使命,省委组织部为其追记一等功,常州市委追授其为“优秀共产党员”。
5月15日,于强住院,3天后确诊为胃癌晚期。从病发到猝然离世,只有短短20天,让所有人都无法接受。“共事快20年,他始终精力充沛,从未喊过一句累。”常州市纪委常委王小芳说。5月13日,他们还一起去新北区、钟楼区调研,没想到隔一天于强就入院了。
于强的病情让主治医师都难以置信,因为胃癌,他身上有6种并发疾病,至少在半年前就有征兆。去年10月左右,于强出现腰疼、容易饿等症状,他答应家人,从省委党校培训回来就去医院检查。今年1月,他从南京回常州后不久,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当时,常州市纪委监委正在查办该市轨道交通发展有限公司窝案,2名涉案人刚被采取留置措施。于强既分管纪委监委机关4个审查调查室,又分管负责留置场所后勤保障的纪律审查管理服务中心,且留置场所的疫情防控刻不容缓,审查调查的整体推进不能耽误,他再次把自己的病痛抛诸脑后。
他把妻子送到女儿家,谢绝一切约请,一日三餐都在单位吃盒饭。妻子在视频里要他到女儿家一起吃个团圆饭,都被他拒绝。妻子劝他去医院检查,他总说:“太麻烦,去趟医院回来要隔离14天,就没法工作了。”一直拖到4月底,妻子才第一次回家,看到家里大把大把的胃药、止痛药和速效止痛膏药,她瞬间落泪,难以想象丈夫这几个月是怎么熬过来的。
5月15日,于强住院当日,还叮嘱常州市纪委常委丁洪明说,“中央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特派督导组马上要进驻常州,专项办的汇报材料,你多把把关,有什么情况随时向主要领导汇报。”丁洪明记得,去年中央扫黑除恶第十七督导组在常州期间,于强带领市纪委监委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黑恶势力保护伞专项工作办公室(简称“专项办”)的同志们没日没夜地奋战。“在督导组来之前,于书记就安排我们集中市县两级纪委监委的审查调查和监督检查精锐力量,组建一支180人的‘别动队’,全力保障督导组下转线索的处置。”专项办工作人员余杨回忆说。
中央督导组进驻江苏后,分6批交办16件黑恶势力“保护伞”相关问题线索。于强和分管此项工作的丁洪明、王小芳,把办公室搬到专项办,一有线索随时研判、分办、审批,确保所有问题线索当天收信、当天分办。有两批线索晚上8点才下转至常州,于强处理完后已是深夜。
线索分办后,于强督促“别动队”的同志们,两天内确定初核方案并严格按照省纪委监委规定的期限处置到位。最终16件问题线索查实6件、立案6人(留置2人)。线索处置的“常州速度”得到中央督导组的高度肯定。
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常州市县两级法院系统多名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发生违纪违法问题,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原局长谢某某是其中典型一案。去年3月29日,常州市纪委监委对谢某某立案审查调查并采取留置措施。审讯进行26天,毫无进展。作为办案人员的第一审查调查室副主任陈俊,着急得整夜睡不着觉。于强对他说:“天天不睡觉,案子就能办成吗?要对咱们的办案能力有信心,快睡觉去!”
“其实于书记也很焦虑,但他依然宽慰我们,帮我们解压。”陈俊说,在于强的指导下,审讯方案调整后,没几天谢某某就交代了违纪违法事实。
截至5月底,常州市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涉黑涉恶违纪违法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289人,其中立案123人(留置15人),组织处理166人。去年,常州市扫黑除恶“打伞破网”监督执纪问责绩效评估全省排名第一。在最近的江苏省纪委相关通报中,常州今年以来查处人数位居全省第一。
哪里需要我,哪里该有我,哪里就一定有我!弥留之际,于强关照妻女:“我的病已经没有抢救价值,不要去上海治疗再浪费公家的钱了;我离开以后,你们不要向组织提要求、添麻烦;希望我走的时候,身上能覆盖一面中国共产党党旗。”记者 万小珍 通讯员 常纪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