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39秒为患者再造呼吸通道,每一秒都是与新冠病毒面对面决斗,医护人员的风险等级最高!3月6日,无锡援鄂医疗队在位于武汉的同济医院光谷院区进行了该院区首例经皮气管切开手术。
所谓经皮气管切开术,就是在患者的颈部切开一个口,直接连上呼吸机供氧。67岁的徐阿姨因为治疗需要不得不做这样一个手术。徐阿姨是2月18日从其他病区转来的,当时血氧饱和度不到普通人的一半,医护人员立即为她从口腔进行气管插管。
在临床上,这种气管插管治疗一般不超过两周,因为徐阿姨有心脏病史,治疗组判断徐阿姨的治疗是“持久战”,遂打算给她做手术。这原本是常规小手术,但头天的医疗讨论会开了很久,因为它对医护人员是最高风险,气管切开时患者肺部气体会直接喷向正靠近操作的医生、护士,如果患者呛咳,痰液和分泌物甚至会喷到他们的面部。
最终确定的6个手术人员都是队、组负责人:无锡援鄂医疗队队长许红阳、医疗组正副组长吴艳、杨挺,主治医师臧芝栋,护理组负责人张燕,防护组组长毛芸。
6日一早,手术小组身穿防护服,头戴正压面罩,身背送风呼吸器,再罩上无菌手术衣进入病房。上午9点,手术开始。杨挺主刀,臧芝栋协助,两人共同执行穿刺;吴艳固定患者的头部,并配合口部退管;许红阳全程巡回、指挥,并为徐阿姨抽药、吸痰;张燕和毛芸在旁配合,防止正压头罩出故障。
定位,穿刺,放入导丝,扩张气管,固定导丝,再次扩张,放入气管切开套管,连接呼吸机……这些流程一气呵成,徐阿姨的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平稳。此时,手术小组的成员们个个全身汗湿。
视频表明,整个手术时间只有短短1分39秒,从视频中可以清晰地听到气管穿刺成功时气流从患者肺部喷射而出的“咝咝”声,在场的医生都知道那意味着什么,然而他们的动作依然迅捷又准确。
术后,徐阿姨仍处于镇静状态,还在睡着。张燕说:“她并不知道为了抢救她,那1分39秒是多么惊心动魄。而这,正是我们拼了命想要的结果,但愿这些天的艰难困苦和精心救护,在她的记忆里只是静静地睡了一觉。”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