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是疫情防控重要时期,也是春耕生产好时节。南京市江宁区秣陵街道元山社区在采取措施防控疫情的同时,引导农民群众抢抓节令做好春耕生产,促使防疫、春耕两不误。
俗话说,雨水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雨水刚过,施茂荣家庭农场里的开始渐渐忙碌起来。
施茂荣从2010年试种百合,十年来,整个基地面积扩大到100亩,百合花种植面积达60亩。他的家庭农场,目前是全市最大的百合花种植基地,一年生产52万支百合,让“江宁牌”百合花香飘全国。
上午收割,下午便送到花店,保证新鲜度,施茂荣家的百合已经成功销往马鞍山、上海、苏州、无锡、河南等地。这不光是在地域上填补了南京本地百合种植的空白,在花期上市上也与其他百合品种打起了“时间差”,从5月初到6月底是一季,10月底到12月中下旬又是一季。所以当社区打来慰问电话时,他笑着说,早在元旦前,基地里近52万支百合已经全部脱销,几乎没有受到此次疫情的影响。
不过,考虑到现在正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施茂荣并没有安排自己手下的员工复工,而是自己和家人每天去田间做日常管理,去大棚里给植物们开门通风,十天左右防病一次,半个月左右施一次肥料。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疫情的魔爪正在逐渐在被控制,春天的脚步也如约而至,所有的农耕工作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我们期待着,在不久的四月采花季里,将有更多、更美的“江宁牌”百合花,伴随着人们的幸福笑脸,绽放在全国各地。
(聂俊 谭华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