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党员先行。在南京市江宁区麒麟街道袁家边村有一对90后的党员夫妻,因村里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他们分别被安排在了白天岗和夜间岗。两人,奔走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相互隔空安慰,为战胜疫情贡献力量。
“注意保暖,多喝热水,值班的时候别冻着了。”“你上门的时候也要注意,做好防护!”通过微信相互叮嘱已是每日常态。妻子潘源玲,是南京市江宁区麒麟街道袁家边村山锦花园小区的网格员,疫情防控中,她被安排上白班,每天挨家挨户进行人员摸排;丈夫汪麟,是袁家边村九乡雅苑小区的网格员,每天夜里,他带班带岗值班执勤。俩人都忙碌在疫情防控的一线,因为岗位原因,虽同在一村工作,却一天也难见着一面。
今年大年初一,汪麟和潘源玲就接到社区疫情防控的通知,毅然放弃休假,投入到紧张的疫情防控工作中。他们与疫情抢时间,每天戴着口罩深入所负责的网格了解最新情况,和其他同事一起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日常巡查排查、入户数据登记等工作,及时梳理上报相关信息,掌握人员动态,确保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日益严峻,加之袁家边村工作人员本来就不多,汪麟主动承担起了小区卡口夜班值守的任务,每天从晚上12点到早上8点,对进出小区的人员和车辆逐个核查,做好人员体温检测、登记上报、防控宣传等工作。“夜里温度低,每当感到又冷又困时,想起老婆的嘱咐和鼓励,仿佛就有一股暖流涌进心里,我就又充满了干劲。”汪麟说。
每天当汪麟下班回到家休息时,妻子潘源玲已在小区楼宇之间开始了新的一天工作了。袁家边村邻近南京仙林大学城,外来租户多,很多人开始不能理解政府“隔离14天”的做法,内心十分抗拒。这时,潘源玲主动迎上去,耐心做他们的思想工作。有一次,社区摸排到一名湖北返程业主,按照要求需送往街道集中医学隔离点观察14天,但他反抗情绪十分强烈,拒绝前往隔离点,潘源玲和同事们就一直待在他家门口耐心解释、宣传引导,经过长达4个小时充分的沟通,终于打消了这位业主的思想顾虑,在凌晨12点多的时候,业主终于接受安排前往隔离点。
战疫情,昼夜行。汪麟和潘源玲这对年轻的党员夫妻,每天“用我的晚安陪你吃早餐”,体会最美的“人工时差”,他们并肩作战、守卫平安,用暖暖相慰激励彼此奔走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展现出新时代年轻党员的先锋形象和“硬核”力量。(聂俊 刘君 林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