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李维路:线上学习必备中场休息一起来运动
2020-02-13 06:47:00  来源:南京晨报  
1
听新闻

这个特殊延长的寒假,有一群教育战“疫”人,他们不在医疗一线奋战,他们在“云上课程”奋战。

南京晨报联合鼓楼区教师发展中心、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雨花台区教师发展中心,以及南京众多中小学,中国工商银行南京分行特别支持,为家长和孩子从众多的线上学习资源中遴选优秀与合适的课程,近期将系列报道一批出色的网上课程教师,并将他们的优质线上课程分享给大家。

线上教学全面推进,孩子们眼睛盯久了屏幕后一定记得要劳逸结合,那么,有哪些好的方法呢?今天,南京市中央路小学总务主任、体育组李维路老师,为大家带来“小秧苗”体育云课——在线“刷锻”。从操场到客厅,体育课堂教学的延展性被无限打开,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从操场到客厅,线上“刷锻”

在“尽量不出门、减少户外活动”的眼下,孩子们如何增强身体的抵抗力,预防病毒入侵呢?“我们央小体育团队的老师们鼓励孩子们每天坚持在家中‘刷锻’,以此抗击疫情。”李维路老师说。

他介绍,小秧苗们的“刷锻”可不是漫无目的的,体育老师们精心设计了《假期小秧苗必刷体育技能任务单》,不同年级的小秧苗,有不同的锻炼项目——体能耐力

(原地走跑交替、1分钟跳绳、模拟跳绳)、核心力量(仰卧起坐)、上下肢的爆发力(原地高抬腿、原地开合跳、跳板凳)、柔韧拉伸(全身拉伸、坐位体前屈)等等,各项目统统配齐,在家中客厅即可完成。再分别按照水平一、水平二、水平三教学内容合理分配,通过QQ、微信等媒介进行线上教学,并要求家长打卡做记录,老师们则坚持线上点评。

在线点评,老师们忙得不亦乐乎

“我们试着在家长群里督促孩子们每天需要完成哪些训练,比如,今天练习跳绳和坐位体前屈,我们就将准备好的相关视频和照片发在群里当参考,并且强调如果有疑问,可以拍一些视频和照片发到群里,老师会在图片上做出详细解释。”让李老师高兴的是,家长群里很快就活跃了起来,每一天都在发孩子锻炼的小视频和照片,有的同学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后,还额外发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运动项目,群里的运动气氛十分活跃。

“孩子们练得这么积极,我们也忙得不亦乐乎,不停地在看视频,找出学生技术动作有哪些问题,并且要求下一次发视频看看改正的效果。有一些需要家长帮助的技术动作,家长们也都非常认真地配合我们的工作。这样一来,孩子们每天的运动量也就可以达到了。”李老师感到欣慰。

那么,如果有学生偷懒不想练,该怎么办呢?李老师笑着说,“这是少部分人,没有发视频打卡,我们都时刻记录着,一般超过三天不打卡,我们就会督促他们要按时打卡。”而一些运动能力强的孩子,每天不仅能保质保量地完成,运动量似乎还不够,李老师和同事们又专门为他们准备了学校特色操的教学视频,要求早晚花20分钟做一下,如此,孩子们在家里也都忙起来了。

客厅锻炼别忽视放松运动

“这些天的线上教学对体育组的老师们是一个挑战,以前大多是用自己的动作示范来引导学生,现在只能用视频,让学生去观察模仿,不能第一时间观察到学生们在练习时所遇到的问题,只能根据现场情况给出意见,这是我们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李维路老师认为。

至于说线上学习的效果如何反馈,李老师表示,“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及时关注学生练习时的动态,如有特殊情况鼓励学生给老师留言,我们会在第一时间答疑解惑,给出合理的训练计划,这样线上学习的效果就会更好。”

此外,李老师还针对家中锻炼时的准备活动和放松运动做出了特别提醒。“运动前的热身很多人都知道,运动后放松活动往往会忽视。运动时,心率会上升,心跳更有力,即将停止运动时,有必要给身体一点时间来恢复正常。”

他介绍说,放松运动有两个要求:降低运动强度和伸展四肢。放松的最终目的是让疲惫的身体得到有效缓解,主要以柔韧类放松为主。今天,李维路老师也将通过照片和视频来介绍一些适合在客厅中的拉伸。

一组室内体育游戏送给亲子家庭

李老师说,这个疫情假期,应该是有史以来亲子交流时间最充足的一个假期,“我们想把家长的陪练变成家长和孩子共同锻炼,让孩子带动家长一起运动起来,培养家庭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因此,他和同事们还精心设计了室内家庭亲子体育游戏。让孩子们在假期中通过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学会劳逸结合;家长和孩子在互动游戏中,自身得到锻炼,促进亲子沟通。

“希望疫情早日过去,还给孩子们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加油中国!加油武汉!”李维路老师说,这是当前他最想讲的一句话。

标签:
责编:费念渠 崔欣
下一篇